本站訊(通訊員 王立冬)6月30日,“弘揚教育家精神——田本娜先生教學思想專題學術報告會”在天津師范大學會議中心多功能廳舉辦,師生代表180余人參加。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編審郭利萍老師和山西大學中國社會教育研究院院長侯懷銀教授分別以《田本娜先生對中國教育的主要貢獻》《論田本娜先生的小學語文教學思想》為題作專題報告。

郭利萍回顧了田本娜先生的主要經歷,介紹了田先生在師范教育、小學語文和教育科研方面的“三大貢獻”和“三大代表作”,深情地描繪了她眼中的田先生。田本娜先生在師范教育方面,奠基師范教育理論,堅守師范教育系領地不動搖;在小學語文方面,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思維的訓練與培養,要從漢字、漢語特點出發,遵從漢字教學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教學研究不能脫離實踐,要把握方向、看清目標、兼容并蓄。田本娜先生的《小學語文教學論》《外國教學思想史》《小學教育學》三冊著作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論》使小學語文教學從傳統上“法”的技術層面提升到了“論”的理論層面,《外國教學思想史》和《小學教育學》的出版則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在郭利萍老師眼中,田先生是新中國培養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教育家,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領軍人物,是將畢生心力都付于師范教育的老師。

侯懷銀系統闡釋了田本娜先生小學語文教學思想的發展歷程、主要內容、特點和貢獻。田先生以集中識字教學改革為起點,形成了兼具中國特色與時代精神的小學語文教學思想,構建了涵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師生觀等方面的思想體系。先生的教學思想分為:探索階段(1979-1986)、形成階段(1987-1997)、發展階段(1998-2012)和深化階段(2013年至今)。她的小學語文教學思想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系統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傳統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特點。其思想主要體現在:推動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論的發展,促進了母語教育的發展與文化傳承,明確了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和功能,深化了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模式的認識,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專業化發展。侯懷銀教授將教育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貫穿報告始終,鼓勵與會師生以田先生為楷模,以“四有好老師”的要求為標準,以嚴實的教風帶動優良學風,將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學、科研全過程。
本次學術報告會邀請兩位專家學者深度解讀田本娜先生教育思想精髓與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現了田本娜先生將個人學術生命與國家教育事業緊密相連的教育家情懷,系統呈現了田本娜先生理論高度與實踐厚度兼具的教學思想,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滋養與行動指引。
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樹立躬耕教壇、立德樹人的“大先生”典范,日前學校舉辦“弘揚教育家精神做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大先生’——田本娜先生從教73周年教學思想研討會”并授予田本娜天津師范大學“終身成就獎。”
未來,廣大師生將更加自覺地傳播、繼承和發揚田本娜先生所展現的教育家精神,以扎根實踐的精神深入研究和破解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以不斷開拓創新的勇氣奮力書寫特色鮮明世界知名一流師范大學建設的嶄新篇章。
照片由教育學部提供
編輯:艾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