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上官萌萌)為落實學校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弘揚教育家精神,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堯教授應邀到數學科學學院就數學課程如何開展課程思政進行專題指導,并以《弘揚教育家精神,做新時代大先生——數學課程思政何位、何謂、何為》為題作報告。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常慧賓研究員主持報告,學院教師、師范生代表參加。報告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秦龍會見了王堯教授。
報告會前,秦龍與王堯進行了會談。他對王堯教授來校表示誠摯歡迎,介紹了我校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近年來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我校數學學科以及科學技術史學科的發(fā)展定位、目標進行交流,共同討論了如何進一步推動兩個學科的發(fā)展。

報告會上,王堯教授針對課程思政“何位、何謂、何維、何畏、何為”等問題,結合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和“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等指示要求。通過剖析概念內涵外延,提出教師要重視教學學術性,做到“四個提升”,豐富學科文化。講座中,王堯教授結合數學專業(yè)課程,分享了挖掘、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例如,對于大一新生,引入華羅庚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從追求考分轉變?yōu)閷W會學習;以復旦大學數學蘇門三代六院士的故事為例,說明美育教育對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這些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融入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和價值觀的熏陶。對于將來立志從教的同學,王堯教授鼓勵他們樹立課程思政理念,提升自身思政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在未來教學中將思政教育融入數學課堂各環(huán)節(jié),踐行教育家精神,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做好準備。

講座結束后,王堯教授與師生就如何做好課程思政工作進行了交流,為參會師生解答疑惑。本場講座,不僅為我校數學教師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指導,也為即將踏上講臺的師范學生開闊了思路,對推動學院數學課程思政和師范教育質量提升具有借鑒意義。
王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通訊評議專家,兼任江蘇省數學學會監(jiān)事會主席,中國高教學會教育數學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高教學會學生工作研究會副理事長,先后在國內外期刊發(fā)表數學論文160余篇,出版著作3部,指導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40余人。主持完成江蘇省高校課程思政重大研究項目,在《中國大學教學》等期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20余篇。獲教育部曾憲梓教育基金教師獎、遼寧省青年科技獎和江蘇省研究生教學成果獎。
攝影:夏然
部分照片由數學科學學院提供
編輯:張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