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李倩 吳珊珊)1月8日至12日,我校本科教育教學特色品牌活動“教研周”順利開展。在教務處精心組織下,相關部門、各教學單位認真貫徹落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專業優化調整、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修訂、課程教學改革、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教學質量保障等核心主題,以有組織教研為本科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再添新動能。
面向需求,推進專業優化調整
教研周期間學校召開校院兩級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系列座談會,做實做細專業“加減法”和培養體系提質升級這兩篇“大文章”。各教學單位積極召開研討會46場,領導班子、專業建設負責人、專任教師廣泛參與,共同深入剖析現有專業辦學情況,調研交流社會需求狀況,了解其他院校同類專業的建設與調整情況,分析當前專業設置與建設中存在問題,明確下一步優化調整思路和具體規劃,為落實招培就一體聯動、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多方智慧。

聚焦產出,明晰培養頂層設計
各教學單位以專業或教研室為單位,就2025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修訂工作展開集體討論。在50余場討論活動中,教師們聚焦學生學習產出,重點針對精準設定培養目標、合理分解畢業要求、優化課程體系、培育教育家精神、提升數智化素養、提高實踐教學比重、建設交叉融合課程和學科前沿課程、產教共育等方面進行研討,取得顯著成效,為下一步展開修訂奠定堅實基礎。

著眼課程,促進教學改革交流
各教學單位以教研室或課程組為單位,圍繞提升課程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能力、引導學生個性化及長遠發展等方面,針對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研討。研討中各教研室、課程組教師積極思考、各抒己見、交換共識,收獲滿滿,為下一步課程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賽訓結合,加強教學能力建設
教研周期間,學校分別組織了人工智能賦能課程改革主題工作坊、基于產出導向的評價技術等專題培訓,參與培訓人員150余人次。各教學單位還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分別舉辦了專業學術講座、新文科建設、AI賦能教學、教學創新案例分享、教學輔助資源設計與使用、教科研課題申報、教師國際合作項目等相關培訓和講座活動。同時,學校還舉辦了第五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校賽決賽,參賽教師深入剖析教學中存在的“真問題、真難點”,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獲得評委的充分肯定,也吸引眾多教師前來觀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督導并重,筑牢教學質量根基
學校在教研周召開2024年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工作總結交流會,校督導組專家就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校院兩級聯動等進行交流,明確2025年督導計劃和工作重點。各學部(院)同時召開督導工作交流會,邀請新入職教師、青年教師等重點群體參與交流。校院兩級督導組認真履行“督”與“導”的核心職責,就本學期聽課情況進行了詳細反饋,并對存在問題及如何改進提出意見建議,充分發揮“以督促行、以導促進”的作用,確保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自2019年來,學校確立了常態化教研和集中性教研活動相結合的教研工作機制,教研活動不斷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為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為實現高質量育人提供堅實支撐。未來學校將繼續探索創新教研模式,豐富教研主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照片由教務處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