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駕護航助發展 善作善成譜新篇
學校安全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牢統籌發展和安全理念,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織緊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全力打造平安校園,安全工作取得明顯實效,師生員工安全感顯著增強。



安全工作部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堅持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堅持以師生員工安全為宗旨,全力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嚴值守、練隊伍,安保力量進一步加強;重治理、增設施,道路交通安全舉措進一步健全;廣布局、深調整,智慧安防進一步提升;常巡查、勤檢修,消防系統進一步優化,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促整改、消隱患,著力治本攻堅,校園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講政策、強服務,戶籍管理“一站式”模式進一步成熟。問需求、解難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落實。五年來,我們以高水平安全助力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資產配置 助力學校發展
學校固定資產是保障教學、科研、管理的關鍵物質基礎,也是提升學校教學科研條件和綜合實力的關鍵。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以保證資產安全完整,最大限度提高資產使用效益為己任,不斷優化學校資產配置,助力學校發展。
五年間,我校資產總量迅速增加,資產結構更為合理,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2020年,我校儀器設備總值為77793.74萬元,到2024年末已達到123343.09萬元,僅2022年中長期貸款采購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家具53861.10萬元,其中,貴重儀器設備248臺件,合同金額21323.85萬元。近五年儀器設備總值增長58.55%。單價10萬元以上貴重儀器設備總值由2020年的32730.68萬元增長至62363.28萬元,近五年總值增長90.53%。



五年來,以公房調整為契機,學校公房資源布局逐步優化。我校本科實驗場所面積逐年增加,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使用面積由2020年的48318平方米增長至2024年的55954平方米,五年內總面積增加7636平方米,增幅15.8%。至2024年,本科實驗場所生均面積為2.17平方米,同比增長5.34%,為本科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砥礪深耕謀建設 奮楫篤行促發展
校園基本建設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設高水平師范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第八次黨代會以來,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強化辦學支撐條件,持續改善校園空間品質,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五年間,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82375.82平方米的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實訓基地正式建成,包括京津冀教師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京津冀國際中文教育交流中心、京津冀心理健康與社會治理中心,充分發揮了我校在心理、教育、國際中文領域優勢,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為學校的學科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本建設支撐。
為進一步擴展辦學空間,改善學生住宿環境,我校還謀劃并啟動了9082.78平方米的京津冀協同地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及32612平方米的新建宿舍樓項目,均于2024年取得施工許可證,已開工建設。

五年間,校舍專項修繕工作穩步推進。屋面防水整體修繕面積達6萬余平方米,基本解決了因漏雨導致的建筑物安全隱患;改造勵志樓13500平方米,提升了學科教學科研環境;陸續完成學者公寓自來水管道改造、生活區一期消防室外管道維修改造、生活區運動場維修、圖書館室內幕墻維修、生物標本館用房改造、動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改造等多項專項修繕。
提升校園保障服務水平 增強師生獲得感幸福感
積極推動生態校園建設,發揮環境育人作用。完成校園生態步道、讀書長廊、時間廣場建設、夜晚景觀改造等環境提升工程,開展校園環境專項治理活動,美麗校園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穩步推進校園安全運行保障工作。完成學生宿舍供熱效果提升、電力增容改造、電梯更新修繕、直飲水設備安裝等項目,確保校園基礎設施安全運行。

積極推進校園服務品質提優,完成快遞驛站、主題郵局、充電樁建設等項目,增強師生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豐富校園商貿業態,引入知名快餐店、咖啡店、文印店、自助售賣機、24小時便利店等服務設施,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多元的消費選擇。

積極拓展特色餐飲服務。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四個善作善成”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天津地方特色美食,創建“津味窗口”,精心傳承與創新津味菜品,打造特色鮮明的“師大味道”餐飲品牌,受到師生的廣泛贊譽,成為廣大學生了解天津文化的重要窗口,發揮了服務育人功能。筑牢校園食品安全底線,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監管等制度,為師生營造安全健康的校園餐飲環境。


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強化校醫院藥品供應,足量儲備師生各類常用藥品,開通藥品訂購服務,新增中藥存儲等設備,優化師生就醫體驗。積極拓展醫療服務范圍,聘請醫學專家開展診療和健康宣教活動,全方位守護師生健康。
供稿:黨委安全工作部 國有資產管理處 基建維修處 后勤管理處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