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趙英東)11月15日-17日,世界中文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會致賀信并祝賀孔子學院成立20周年。習近平主席指出,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傳承文明的載體、增進理解的橋梁。中文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產品,支持服務國際社會開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國作為母語國的責任。習近平主席強調,國際中文教育廣受歡迎,彰顯了開放包容的魅力,展現了互學互鑒的價值,體現著合作共贏的精神,凝結著中外人士共同的心血。希望世界中文大會堅持守正創新,加強聯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識,努力搭建語言互通之橋、理解互信之橋、文明互鑒之橋,為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次大會主題為“聯通融合,傳承創新”,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國際組織、中外高校及國際語言文化推廣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駐華使節等近2000人參加會議。大會舉行系列主、分會場重要活動。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天津市政協科教委副主任、我校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鐘英華出席大會,應邀參加系列活動。

15日下午,大會舉行《中外聯合培養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生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教育部語合中心主任郁云峰代表語合中心與7個項目中外培養單位共同簽署專業學位培養協議。我校與越南胡志明市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生聯合培養項目在列,鐘英華與胡志明市師范大學副校長裴陳瓊玉出席簽署儀式。

16日上午,大會專門舉行兩國教育部在肯尼亞合作開展中文教育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巖與肯尼亞教育部副部長碧翠絲·穆甘達·楊加拉共同簽署部際合作協議。郁云峰、鐘英華等參加簽署儀式。協議簽署進一步推動助力肯尼亞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施落地,促進兩國國際中文教學研究、本土師資聯合培養、合作教材編寫、合作科學研究、文明交流互鑒等,協議由內羅畢大學與天津師范大學共同合作組織落實,加強聯通協同,加快推動實施。

16日上午,鐘英華出席“國際中文教育學術體系構建與實踐創新研討會”,作《世漢學會助力國際中文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發展》專題報告,分享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從組織建設、標準發布、課題研究、學術會議、專欄建設、核心目錄、專技評價等方面系統構建的情況和產生的成效。
教育部語合中心副主任于天琪出席會議并表示,當前國際中文教育面臨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任務,迫切需要扎實做好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等工作,提出推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聚焦學術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支持學術社團進一步發揮作用等建議,希望各方攜手為國際中文教育學術體系建設和事業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16日下午,鐘英華受邀出席并主持“社會支持與伙伴協作:打造孔子學院共贏生態圓桌交流會”,來自肯尼亞、巴西、法國、智利等中外各行業代表就在新時期孔子學院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交流討論。

16日下午,鐘英華受邀出席主持世界中文大會“2024世界語言教育論壇”。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及來自日本、法國、阿根廷、德國等代表就語言文化推廣應用情況進行交流分享。

此外,鐘英華還受邀參加紀念孔子學院成立20周年“孔子學院的傳承與發展—20歲,孔子學院正青春”主題研討會,見證了我校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合作伙伴—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原校長、孔子學院總部原理事、肯尼亞教育部原部長馬國哈,泰國“海上絲路”孔子學院合作伙伴——“海上絲路”孔子學院理事會主席頌德通猜等獲得孔院20年“孔院之光”稱號;出席世界中文大會中文水平考試(HSK)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為獲獎單位頒獎,與漢考國際董事長李佩澤等共同啟動HSK留學中國國際課程(名校預科)項目。
2024世界中文大會由教育部主辦,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共同承辦。是一次取得歷史性突破、成果豐碩的重要會議。也是守正創新、聯通融合、傳承創新,加強政策溝通,凝聚中外共識,匯聚國際中文教育學界業界智慧的一次盛會。
下一步,學校上下以習近平主席關于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要批示和世界中文大會賀信重要精神為指引,以與教育部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實踐研究基地、部市共建國際中文教師教育學院為重要載體,以“一流國際中文教育基地”為建設目標,發揮好“天津市國際中文教育發展中心”統籌協調作用,統籌布局、細心謀劃、精耕細作、持續發力,奮力書寫天津師范大學高質量國際中文教育服務強國建設的新篇章,為搭建語言互通之橋、理解互信之橋、文明互鑒之橋,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應有貢獻。
照片由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提供
編輯:艾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