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李倩)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學校有關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加快形成招生、人才培養、就業等三方聯動的組織架構,完善卓越教師培養體系,近日,學校召開師范專業就業賦能專題工作會議。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紀德奎線上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學工部、團委主要負責同志,相關學部(院)本科教學負責人、專業負責人、教學秘書,教務處全體工作人員參會。教務處處長豐向日主持會議。

紀德奎在講話中指出,推進“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建設是本科生高質量培養的堅實基礎,是學校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質量工程、生命工程,要切實落實協調聯動機制,不斷提升育人實效。他強調,各相關單位要充分發揮各自人才培養優勢,科學布局、一體推進,重點落實好以下三個方面。一要高度重視并充分論證“招培就”改革具體落實舉措,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把準時代脈搏,彰顯教育教學的時代特征。二要大膽實施改革舉措,大力推進專業優化調整與課程教學改革,繼續深化師范生“進階式”培養,多措并舉打造新時代師范特色舉措。三要充分利用好合作機制,打造協同培養新范式,高效推進教師與學生聯動、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聯動,全面開啟人才培養全新模式。
會上,黨委學工部部長李青向與會人員通報了往屆師范專業就業情況分析,深度解讀畢業生重點數據,提出要堅持立德樹人,抓實“三全育人”,學生工作應和本科專業建設與學科人才培養深度配合、形成合力。教務處處長豐向日就師范專業就業微課程、師范生實踐教學成果展、師范專業競賽體系、師范生招生計劃等內容進行詳細解讀,他表示教學培養必須基于產出導向,夯實學生基本素質、學科素養和教學能力,打造“學科+”教育,營造師范文化,不斷拓展數字化應用新場景,引導學生在真情境中面對真問題、產生真本領。校團委書記于坤談道,團委通過做好第二課堂課程體系構建,進一步聚焦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和實踐育人工作,打造項目化、科研化的社會實踐平臺,打好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高質量“組合拳”。
會后,與會人員進一步凝聚共識,展開研討。外國語學院院長冀小婷表示,教學工作要平衡好學科素養提升與教學能力培育的關系,立足基礎教育實際情境,不斷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深化落實好雙導師制,借助第一、二課堂促進學生形成適應未來教育工作的核心素養。教育學部副部長高維談道,基于當前師范生培養所面臨的挑戰,學部將以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和教師教育專題講座為牽引,以培養卓越教師為目標,大力加強師范生素養提升與技能錘煉,完善師范專業培養體系,賦能師范生高質量就業。心理學部應用心理學(師范)專業負責人王曉莊談道,推進師范生培養協同聯動機制,令人倍感振奮,系統性的設計和落實是促進師范專業學生就業的措施,更是提升我校師范專業學生核心競爭力、促進我校師范教育再創佳績的創新之舉,要以分層次、全鏈條平臺建設來推進師范生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照片由教務處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