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消息(通訊員 趙英東)8月20日,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十五屆國際中文教學研討會在澳門科技大學隆重召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李雪飛,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鐘怡,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副局長許嘉路,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錦,澳門科技大學副校監、校長李行偉,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校董會秘書長陳季敏等出席開幕式,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約20個國家與地區的專家、學者200人參加會議。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天津市政協科教委副主任、我校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鐘英華作大會致辭和主旨演講。

李行偉提到,我們正處于語言教育領域的一個關鍵時刻,適應全球教育動態的變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迫,本屆研討會在東西方交匯的澳門舉行,可以利用這里豐富的文化作為教育創新的堅實基礎。作為中文教育的推行者和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不僅是賦予學習者語言技能,還要培養他們在當今文明互鑒的世界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同理心和求知欲。期待第十五屆研討會能夠啟發并鼓勵不同文化和國家之間的更進一步合作,引導我們塑造語言教育的未來。

郁云峰指出,國際中文教育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教育走向世界、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各地學習中文的熱情持續高漲,國際中文教育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語合中心致力于為各國民眾學習中文提供優質服務,也將一如既往支持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等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組織發揮更大作用。著眼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標準化、專業化、本土化、數字化和協同化高質量發展,為促進中外語言交流合作和世界多元多彩文明交流互鑒貢獻更多力量。

鐘英華強調,國際中文教育迎來了嶄新的時代,“一帶一路”中文學習“剛需”強勁拉動了“中文熱”的再度升溫,各國民眾學習中文的熱情日益高漲。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凝聚多方智慧資源,銳意進取、主動作為,在引領學術發展和理論實踐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會積極服務會員、搭建學術平臺、推動學術組織發展、開展高層次學術活動、推動團體標準制定推廣、拓展學術交流傳播矩陣。本屆研討會是學會三年一次的重要學術活動,匯聚了世界各地國際中文教育高水平專家學者,在澳舉辦如此層次高、規模大,時代特色鮮明、學術信息富集、專業化特點突出的大會,期待大家積極為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張錦表示,國際中文教育的影響、意義和作用日益擴大,本屆研討會為中文交流和中華文化傳播創造了開放的交流平臺。北京大學與澳門科技大學在多學科多領域開展合作,包括澳門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共建的葡西語國家與地區語言文化教育聯合研究中心,雙方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取得了重要的合作成果。本屆研討會的召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衷心期待在本次的研討會上能夠產生新思想、模式和經驗。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國際社會組織和非營利性民間學術團體。國際中文教學研討會是學會最重要的學術活動之一,每三年舉辦一屆。本屆研討會是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自成立以來首次在中國澳門舉辦的重大學術交流活動,亦是學會時隔25年后再度于中國內地之外地區舉辦的國際中文教學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由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和澳門科技大學聯合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承辦。研討會聚焦國際中文教育新趨勢,服務國際中文教育新需求,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從事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搭建一個內容多元、規模盛大的成果展示與學術交流的平臺,為澳門乃至大灣區的國際中文教育事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將極大助力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可持續高質量創新發展。
照片由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提供
編輯:艾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