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宣傳部消息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這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天津師大干部師生以多種形式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研究、謀劃、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 李楠: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將帶領學院領導班子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對標“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關部署和要求,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把服務國家和天津發展建設的需求作為使命追求,把深化改革作為強大動力,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根基,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加快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持續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培養更多有理想信念、有藝術品格、有創造精神、有創新能力的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優秀藝術文化人才,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社會科學處副處長 王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廣大社科工作者要進一步聚焦到全會精神上來,努力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不斷提升咨政服務能力,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社科戰線力量。
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宋林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不僅象征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也表明中國決心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具體的政策攻堅克難,推動國家的全面發展和對外開放。通過學習全會精神,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政治膽略,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改革大潮,浩浩蕩蕩,勢不可擋。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更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為開啟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接續奮斗!
民建會員、歸僑、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 胡東寧: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作為歸僑、黨外人士和高校教師,我深深地領悟到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只有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才能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我們要堅定信心、團結一心,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上來,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中國式現代化巍巍巨輪必將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教育學部教授 李洪修:
全會聚焦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不僅為國家的全面發展和民族復興規劃了新的航向,也為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深遠意義。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要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回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推動京津冀教育高質量發展,肩負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重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貢獻力量。
外國語學院管理干部 陳乾坤: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外國語學院教師,我們要把握時代脈搏,努力學習與外語教育和國際交流相關的理論知識,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積極探索課程思政元素與外語專業課程相結合的途徑,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到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的外語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促使學生積極投身到對外交流與合作中去,為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學院管理干部 郭菲:
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全會為國家發展指明方向,也為學生工作帶來新啟示。作為一名新入職輔導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堅決貫徹全會精神,踏實干好本職工作,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為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鄭文杰:
站在新起點、新的歷史關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振奮人心,意義深遠。作為一名長期從事農食產品質量管理研究的黨員,我堅定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深刻認識全會的歷史意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致力于攻克農食產品質量監管“卡脖子”技術難題,積極開展以國產化、輕簡化為目標的技術創新研究,為我國“四個最嚴”的農食產品質量監管提供必要技術支撐,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
津沽學院副教授 張芳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如何規劃以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給出明確答案。高校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關鍵匯聚點,作為高校教師要夯實教學基本功,不斷優化教育教學方式,因時而變、不斷創新,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學識底蘊和深切的人文關懷,努力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貢獻力量。
后勤管理處管理干部 裴寧:
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我們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的服務于師生提供了指導方向。后勤工作是保障學校正常運轉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作為一名高校后勤青年黨員,我將持續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聚焦師生所想所盼,立足崗位實際,強化責任、主動作為,為推動后勤工作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八里臺校區管理服務中心管理干部 岳志鵬: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我們欣喜地看到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勇氣和魄力。我們的黨始終圍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一根本目的進一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破題開路,釋放活力,激活動力,充分展現和回答了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人民立場”。我們要自覺、主動地融入到黨的事業、教育事業、學校事業發展中去,找準自身定位,提升服務本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崗位發光發熱,為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專業碩士研究生 王宇軒: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作為馬院學子,我將認真學習好、貫徹好、宣傳好全會精神,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體系和核心要義,不斷提升自身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體育科學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劉紫君: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讓我深刻認識到體育人文社會學領域的創新發展更需要做好體育文化傳承和體育視野革新。作為一名體育學子,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筑牢理論基礎,強化實踐技能,推動科學方法創新,以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體育強國夢貢獻力量。
編輯:張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