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消息(通訊員 李磊)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4月14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聯、天津市作協、天津市社科院、天津師范大學主辦的“紀念梁斌同志誕辰110周年暨梁斌文學藝術研討會”在天津師范大學舉行。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聯、天津市作協、天津社會科學院、河北省作協、天津出版集團、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天津市梁斌研究會、天津師范大學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和梁斌同志親屬代表在研討會開幕式致辭。

大家表示,紀念梁斌同志不僅僅是緬懷他為中國文學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更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他的精神風范和藝術追求。梁斌同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幾十年如一日地潛心創作,精益求精地打磨作品,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廣大文藝工作者要以梁斌同志為榜樣,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文藝家崇高的藝術品德、潛心文藝創作的敬業精神和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牢記時代賦予的神圣職責和莊嚴使命,扎根人民、勤于創作、勇于探索,推動文藝工作不斷出人才、出精品、攀高峰;大力弘揚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深入實施津派文化精品創作計劃,持續打造具有津味特色、津派內涵的文化品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文化力量。
研討會上,來自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河北大學、廣西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天津社科院、天津師范大學等大學、科研單位的4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追尋梁斌的光輝足跡,回顧他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和豐富多彩的藝術人生,從不同角度解讀他的文學貢獻和藝術成就,深切緬懷他一生為黨和人民創作的赤子情懷和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他關注社會現實、扎根人民生活的創作精神。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認為,梁斌小說創作努力將來自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優秀傳統,與來自蘇俄現實主義小說的因素加以結合,形成了一種本土意味濃郁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王之望認為,《紅旗譜》是一部歷久彌新的傳世經典,有超越時代的藝術魅力。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耿傳明從小說、自述、繪畫的聯結性的角度,考察了梁斌對人民性美學的開拓。河北大學文學院教授閻浩崗從比較的視野,論述了《紅旗譜》的經典性。天津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研究員閆立飛從“性格發展史”的角度,論述了《紅旗譜》塑造人物的方法。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盧楨考察了梁斌對外國文學資源的接受與借鑒。山東大學人文社科青島研究院教授張立群對梁斌文獻整理進行了學術考察。此外,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唐文斌的回憶史料、天津現代美術館館長馬馳的梁斌繪畫研究都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
梁斌是杰出的人民作家、文壇巨匠,也是造詣精深、風格獨具的書法家和國畫家。梁斌的《紅旗譜》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至今出版達1000多萬冊,被改編成話劇、影視劇、京劇、連環畫等藝術形式,被翻譯成俄、日、英、法、朝、越、西班牙等7種語言傳播海外,入選“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等。梁斌研究始于上世紀50年代末,歷經60余載,近年呈現出多方位發展的新態勢。開展此次紀念活動和學術研討會,極大地啟迪和激發了廣大文藝工作者肩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以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作出一批無愧于偉大時代、無愧于黨和人民,具有強大藝術生命力、感染力的藝術精品,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
攝影:趙娟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