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數學科學學院消息(通訊員 徐梅芳 郭小瑋)12月2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周向宇院士訪問我校,并做客“求是講壇”。天津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澤華陪同訪問。校黨委書記曲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陳玳瑋會見來賓,學校辦公室、人事處、數學科學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曲凱與周向宇院士親切會談,詳細介紹了學校和數學科學學院現狀及發展規劃,并就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周向宇肯定了數學科學學院在天津市基礎教育人才培養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并闡述了數學的深遠影響和價值。他強調,在推動學校發展的過程中,廣大科研工作者不僅要做“有用之用”的“顯功”,也要做“無用之用”的“潛功”,積極投身數學等基礎學科研究,高質量助力學校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

來訪期間,周向宇蒞臨數學科學學院指導工作。走進學院一樓大廳,他被正在展出的“陸啟鏗院士紀念展”吸引,在展板前駐足觀看。陸啟鏗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親傳弟子之一,與華羅庚共同創建和發展了我國的多復變函數論。陸先生不僅做出了讓國際同行稱贊的學術成果,而且培養了多名有影響力的數學家,周向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座談會上,周向宇與校領導和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數學科學學院領導班子及青年教師進行了親切交流。陳玳瑋就如何更快更好推動數學和科技史兩個學科發展等問題,與周向宇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后,周向宇應邀做客“求是講壇”,為學校200余名師生作題為《中國古代數學思想》的報告。會議由陳玳瑋主持。周向宇引用華羅庚先生的名言“數學是我國人民所擅長的學科”,提出“數學宜橫貫縱通”的觀點,強調大家應深入研究和理解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起源、基礎和演變。他詳細解讀了西周數學家商高對勾股定理的證明,介紹了商高的“用矩之道”以及商高-趙爽的形體不變量思想,全面闡述了中國古代數學在算術與數論、代數學、幾何學、分析基礎等方面的深刻思想,并深入探討了中國古代數學與人文國學、語言學和文學的緊密聯系。

報告持續兩個多小時,現場互動頻繁,氣氛熱烈。師生紛紛表示,聆聽報告后深受啟發,對中國古代數學在現代數學發展中的貢獻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此次活動不僅拓寬了學校師生的學術視野,增強了師生學習和開展數學研究的自信心和熱情,也為學校今后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課程思政建設及數學科普等各方面工作提供了寶貴思路。
周向宇,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中國科學院華羅庚數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第十一屆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理事長,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所所長和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周向宇院士的研究領域為多復變和復幾何,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原創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陳省身數學獎、陳嘉庚科學獎數理科學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等。
攝影:卜一凡 董玲伊 唐佳晨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