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劉通)近日,2025年天津市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在海河傳媒中心大劇院舉辦。我校受邀參加主場活動“天津科普之夜”,在舞臺上展現師大學子的科學實踐風采。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天津市科協副主席鞏金龍出席活動。
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特等獎與最佳表演獎作品,教育學部創編的《飛天逐夢》亮相“天津科普之夜”,團隊對劇目進行了創新改編。正值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劇目以科學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的日常科普實踐為背景,巧妙融入了明朝萬戶飛天的歷史故事。演出中,科學師范生們與兩位立志成為科學教師的藏族同學,以及15名小學生共同組成生動的課堂場景。通過對劇目環節的改良與升級,形象展示了航天科學原理,更展現了科學教育跨越地域的傳播力量。

人工智能創新教育科普基地作為全國首家校企合作國家級科普基地,攜兩項原創科普作品亮相科普市集,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體驗。從“機械臂能做什么”的趣味提問,到仿生學揭秘、坐標系解析,再到編程實踐與產業應用,帶領觀眾系統認識機械仿生學與智能制造的無限可能。通過心電信號實時采集與波形解析,展示心臟電生理的奧秘,揭示微弱生物信號背后的工程處理技術,讓觀眾在體驗中感受“醫學+電子”的跨學科魅力。兩大展項將人工智能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生動詮釋了“科普+教育”的融合創新,為公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盛宴。

期間,鞏金龍親臨現場慰問志愿者,對師生們的創意與付出表示充分肯定,并與大家合影留念,為即將登場的團隊帶來了溫暖的鼓勵。
今后,學校將持續發揮科普資源優勢,以科普基地為依托,深化跨學科科普內容創作,鼓勵更多師生投身科學傳播事業,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助力全域科普事業發展貢獻師大力量。
照片由科技處提供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