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上官萌萌)近日,第十一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師范大學開幕。會議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數學”。本次會議由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數學史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數學科學學院、科學技術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承辦,天津教育出版社、《中等數學》編輯部協辦。
會議邀請到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龍以明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理事長周向宇院士,天津大學講席教授宗傳明教授,教育部科技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西北大學曲安京教授、教育部科技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內蒙古師范大學郭世榮教授,清華大學馮立昇教授,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等全國40多個高校、科研院所近200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最近研究成果,旨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數學史研究與普及,提升數學文化水平與教育質量。

開幕式前,天津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曲凱與會議嘉賓代表進行了會見,熱烈祝賀大會舉辦,并對各位專家的蒞臨表示歡迎和感謝。曲凱指出,當前學校正深入貫徹落實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探索新時代高水平教師培養新路徑,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各位專家的指導與支持,希望各位專家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在數學和數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學科梯隊建設、科研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學校更多寶貴指導與支持。
開幕式于天津師范大學會議中心大報告廳舉行,由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薩日娜主持。天津師范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佟德志,天津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蘇堅,龍以明院士,曲安京教授,周向宇院士等嘉賓致辭。

佟德志在歡迎辭中介紹了天津師范大學作為天津百年師范教育傳承者的辦學歷程與學科建設成果,特別指出學校擁有數學和科學技術史兩個一級學科,并組建了一支由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引領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專注于數學、數學史與數學教育領域。多年來,學校為天津市中小學培養了超過75%的數學教師,為基礎教育提供了堅實支撐。
作為天津師范大學杰出校友,龍以明院士在發言中深切緬懷了剛剛逝世的天津師范大學原校長侯國榮教授,回憶了當年在天津師范大學學習工作的感人片段,并勉勵學子踏實學習、扎實科研、服務國家。
蘇堅指出,作為天津市屬大型國有文化企業,集團始終秉承“為人民出好書”的宗旨,下一步集團將深化與天津師范大學的戰略合作,自覺承擔服務教育事業、支持學術發展的社會責任。
曲安京教授作為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學術研討會的發起人之一,簡述了會議的起源和發展狀況,指明了會議的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指出應該加強與國際HPM的合作與交流。
周向宇院士談道,中國古代數學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先賢們的智慧結晶。要切實挖掘其真實成就,以嚴謹態度精準梳理、還原史實,同時加大傳播與弘揚力度,讓世人清晰了解中國先賢在數學領域的源頭性貢獻,讓民族自豪感深深植根于大眾心中。
會議設有11個主旨報告,由龍以明院士、周向宇院士、宗傳明教授、李文林教授、郭書春研究員、李兆華教授、王渝生研究員、馮立昇教授、王光明教授、李鐵安教授以及代欽教授等11位專家作報告。大會報告會通過天津教育出版社線上平臺直播。
在分組報告環節,80多名研究者就國學與數學史、東西方數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外國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研究、AI與數字時代的數學史研究、數學教育中的HPM研究、數學教育史研究等6個議題展開學術探討。

當前,國家正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且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相信此次會議會深化對中國古代數學思想與成就的認識,提高數學普及與數學教育的質量,提升數學史在數學普及和數學教育中的作用。
照片由數學科學學院提供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