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張立新)初冬時節,藝韻流芳。11月18日,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大力支持下,由天津師范大學與天津泥人張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有相之道”泥人張世家張宇作品展在我校圖書館啟幕。校黨委副書記陳玳瑋,天津市版權局版權管理處處長李文衛,泥人張第六代傳人、天津市文聯副主席張宇出席并致辭。市版權局、市版權協會、中國日報天津站,校黨委宣傳部、圖書館、文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負責同志及我校師生和文化愛好者們百余人參加。


泥人張世家自清末至今,經歷六代父子的傳承,是中國著名的藝術家族,在東亞雕塑界擁有自己深厚的影響力。此次展覽集中呈現了46件(套)泥人張彩塑精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創作者的巧思與深情,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更是對當代審美與文化內涵的創新表達。
開幕式上,陳玳瑋向張宇先生及所有為此次展覽付出努力的單位和朋友表示感謝。他指出,泥人張彩塑是扎根于天津沃土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2019年,張宇先生在我校設立全國高校首個大學生非遺傳習室,為培養藝術人才、傳播優秀文化、傳承“非遺”做出了重要貢獻。天津師范大學以“傳承津派文化、培養創新人才,服務天津文化建設”為使命,聚力“四個以文”,在津派文化傳承中展現高校的支撐力,此次高水平非遺藝術展覽不僅為廣大師生提供近距離欣賞大師佳作、感悟傳統藝術魅力的寶貴機會,更搭建起一個促進學術交流、激發創作靈感的有效平臺。希望大家在與塑像的對話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永恒魅力,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李文衛談道,“泥人張世家”作為中國古典雕塑的代表,是天津極具民間文藝特色的版權產業之一。本次展覽既是一場“一抔泥土塑乾坤”的彩塑藝術美學沉浸式體驗,更是“版權產業+校園基地”校企結合創造性融合和創新性發展的創新實踐。希望大家以此次展覽為契機,關注版權、了解版權、宣傳版權、推動版權,構建起“保護-傳承-創新-轉化”的版權產業新發展模式。今后,市版權局將持續深化與高校、文化機構的戰略合作,以版權登記為基礎、以品牌活動為載體、以產業轉化為目標,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版權保護工作,讓版權真正成為賦能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張宇向市版權局的悉心指導和天津師范大學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擔任解說帶領與會嘉賓參觀了展覽。他表示,希望高校與“泥人張”在文化傳承與交流方面持續開展廣泛合作,為增進師生對中華傳統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的認識,加強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貢獻一份力量。




據悉,作為全國巡展的第五站,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2月18日,展出作品包括《清代人物肖像》《吹糖藝人》《鐘馗嫁妹》《魯迅》《漁樵問答》《紫氣東來》《忠義千秋》等泥人張創始人張明山先生、第二代泥人張張玉亭先生及第六代泥人張張宇先生的創作,同時通過豐富的書籍刊物、歷史圖片、明信片等文創衍生品,構建了一個立體化的敘事空間。這些展品生動地勾勒出泥人張世家六代父子衣缽相傳、匠心堅守的近200年風雨歷程,讓師生不僅能看到藝術的“果”,更能理解傳承的“因”。
攝影:劉京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