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人工智能合作論壇在天津舉辦。天津師范大學49名青年志愿者以專業素養和飽滿熱情,為與會賓客提供了高效、周到的服務,展現了中國青年志愿者的良好風貌。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人工智能合作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天津市共同主辦,是上合組織峰會召開前在津舉辦的首場部長級論壇。天津師范大學作為青年志愿者唯一派出高校,校黨委高度重視,將其視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彰顯高校社會責任的重要契機。團市委遵循“以戰促練、戰訓結合”原則,從上合組織峰會眾多儲備志愿者中精心挑選出49名志愿者,分別在嘉賓接待、信息收集、接送站引導、論壇會務等8個核心崗位上開展服務工作。

參會的國際友人主動與青年志愿者合影
在嘉賓接待崗位上,英語筆譯專業研究生王品一用標準禮儀和溫暖笑容迎接每一位賓客。她表示:“在與不同國家嘉賓交流時,每次溝通都是一次文化交融。能站在國際舞臺上服務,讓我更堅定了用青春力量傳遞友誼的信心。”在展示區,法語專業志愿者陳文棟化身“城市推介官”,面對嘉賓提問,他用雙語精準講解、耐心翻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展現天津熱情好客的形象。

青年志愿者王品一
主論壇禮儀引導志愿者何姿岳深刻感受到細節之處彰顯的禮儀力量。她認為,禮儀不僅是規范的動作,更是無聲的語言,既要保障活動順利進行,更要成為展現中國待客之道的窗口,用每一個精準的指引、每一次溫暖的服務,傳遞出賓至如歸的真誠與尊重。

青年志愿者何姿岳
在老師與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崔舒涵圓滿完成了此次志愿服務。她表示,這段經歷錘煉了自己的統籌協調與應急處置能力。她將繼續在志愿服務中發光發熱,用行動詮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青年志愿者崔舒涵
新聞學專業的志愿者房爍在會場維持秩序、引導座位的過程中,收獲了嘉賓們真誠的微笑與致謝。他將以此次志愿服務為起點,發揮專業特長,既做人工智能應用的傳播者,更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推動者,以青春擔當詮釋“強國有我”的誓言。

青年志愿者房爍
證件分發崗志愿者顧悅銘與伙伴們逐份核對信息編碼、反復校準分裝順序、復盤流程細節。當嘉賓接過證件露出真誠微笑、表達謝意時,他內心充滿了溫暖與成就感。他認為,每一次雙手遞出的證件,都是中國青年向世界遞出的文明名片,傳遞的不僅是卡片,更是“零差錯”服務的承諾和“有溫度”青春志愿的擔當。

青年志愿者顧悅銘(右三)與伙伴們正在工作
天津師范大學團委將持續凝聚師大青年力量,以蓬勃向上的青春之姿深度融入對外開放大局,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積極傳遞中國聲音、貢獻青年智慧,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源源不斷地注入青春動能。
來源:2025年5月31日 國際在線
鏈接:https://news.cri.cn/20250531/1f66cf6b-10f5-aa37-6cc8-3291499a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