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科研人員合作,通過自主設計的計算機輔助筆順學習系統(tǒng)展開實驗,揭示了筆順學習對漢語二語學習者漢字書寫準確性及效率的促進作用。研究成果在語言學TOP期刊《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上發(fā)表。

筆順學習系統(tǒng)界面,支持正確筆順、隨機筆順、無筆順三種筆順學習模式
漢字作為“方塊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漢字的線條變化、書寫方向、組合形式與連接過渡方式都遠比字母文字豐富復雜,這使得外國學習者學習漢字十分困難。在學習漢字所需的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書寫最難。盡管中國小學教育將筆順視為基礎技能,但漢語二語書寫教學中是否需要教授筆順,在教學實踐以及實證研究方面均存在爭議。
研究采用團隊自主設計的計算機輔助筆順學習系統(tǒng),通過比較漢語二語學習者在不同筆順學習條件(正確筆順、隨機筆順、無筆順)下書寫不同筆畫數(shù)漢字的表現(xiàn),探究了筆順學習對漢語二語學習者漢字書寫的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相較于隨機筆順和無筆順條件,正確筆順條件下,外國學習者漢字書寫正確率更高,且相對于多筆畫漢字,筆順學習對正確書寫少筆畫漢字更加有效。同時,結果僅顯示出正確筆順有助于縮短書寫時間的趨勢。研究結果表明,學習正確筆順有助于外國學習者更加準確和快速地書寫漢字;筆順對“寫得正確”的作用大于“寫得快”。
基于實證研究結果,研究者主張在漢語二語教學中應重視和加強筆順教學。建議教師重視筆順規(guī)則的講解,避免學生機械臨摹漢字;利用動態(tài)資源輔助學習,例如將筆順動畫嵌入教材或數(shù)字工具;采用分層教學策略,針對不同難度的漢字(如筆畫數(shù))設計差異化練習。該研究為漢字筆順教學提供了實證支持,并為開發(fā)智能漢字學習工具奠定了理論基礎。(通訊員 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