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石榴籽課堂”課后服務團隊深入天津師范大學第三附屬小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文化體驗課”。
“老師老師,你穿的是什么衣服呀?好漂亮啊!”在師大三附小的課堂上,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志愿者身上的服飾,發出由衷贊嘆。“這是我們維吾爾族的傳統服飾,維吾爾族不僅喜歡養花種花,而且喜歡將各種花卉圖案繡在服裝上。”志愿者努爾孜耶·胡西塔爾解釋說。

在一支優美動人的維吾爾族舞蹈結束后,志愿者們將剪紙技藝搬進了小學課堂。小朋友們拿起剪刀,與志愿者們共同繪制并剪出石榴和天安門的圖案。豐富多彩的文化通識體驗課程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植根于孩子心中,不斷提升孩子們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寓教于樂是一種讓學生更容易接納的教學形式。”師大文學院的少數民族志愿者蒙佶宏說,“作為師范生,今天的經歷不僅提升了我們的教學技能,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國慶假期的濃厚氛圍,進而立志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這次課堂上,我學會了剪紙,也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剪出了天安門和五角星的形狀。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愿祖國母親繁榮昌盛、越來越好。”天津師范大學第三附屬小學的學生尚尚興奮地說。
來源:2024年9月30日 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