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留學生孔愛凱
我想成為中肯交流的橋梁
正在天津師范大學攻讀政府治理與公共政策專業博士研究生的肯尼亞籍留學生孔愛凱表示,天津不僅是座充滿人情味的現代化都市,更是他人生旅途中的重要篇章。
2016年,孔愛凱懷揣著對中國的好奇與憧憬,來到天津師范大學求學。就讀期間,他深切感受到中國現代科技的魅力,驚嘆于中國發展面貌的日新月異,也堅定了要在中國學習的決心。
“我接觸相聲文化已5年了,它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孔愛凱回憶說,他第一次接觸相聲是在一堂漢語課上,老師用相聲舉例,還播放了一段相聲視頻。當時他就被這種有趣的藝術形式深深吸引了。2019年暑假,在學校為留學生開辦的各種中國傳統文化興趣班中,孔愛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相聲。
初學相聲,除了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大量的歇后語和生僻詞匯也讓孔愛凱在閱讀和理解時倍感壓力。對此,他聽相聲名家故事、聽經典相聲作品,并和搭檔不斷苦練,最終,其原創作品《“非”比尋常》獲得第三屆“馬季杯”全國大學生相聲展演“創新才俊獎”。“相聲讓我看到自己的價值,體驗了不一樣的人生。”孔愛凱說。
除了語言學習,孔愛凱還期望通過深入學習中國的理念來汲取中國智慧。在系統的國際中文教育學習中,他認識到,中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取得成就的背后,離不開中國政府科學有效的治理和公共政策的精準實施,于是他選擇攻讀政府治理與公共政策專業的博士學位。
孔愛凱還積極參加中外交流實踐活動,展示其學習成果,表達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熱愛。“希望通過我的學習、研究,搭建起一座知識的橋梁,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和發展經驗傳遞給肯尼亞,為增進中肯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合作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孔愛凱表示。
數說 天津師范大學:目前已與39個國家和地區的218所大學、機構和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俄羅斯、日本、韓國等舉辦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49個國家和地區派出1061名中文教師志愿者,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在該校共建“天津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師教育學院”,與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舉辦5所孔子學院和1家獨立孔子課堂,承辦的非洲第一所孔子學院──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獲評“全球示范孔子學院”。學校3次獲得“先進中方承辦機構”榮譽稱號,所建設的孔子學院11次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榮獲“孔子學院開創獎”。
來源:2024年9月18日 天津日報 第12版
鏈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9/18/content_143100_1298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