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13日,2024年“科技列車龍江行”活動舉行。由天津師范大學和河北工業大學師生組成的天津科普小分隊,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富錦市、同江市、撫遠市以及農墾建三江分公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普活動,得到了當地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繁星筑夢”科學家精神植入人心
天津科普小分隊設計了以科學家精神為價值引領的“繁星筑夢”科學家精神展,圍繞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6個主題,通過20塊展板和11件展品講述李四光、侯德榜、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北斗”團隊等18位科學家(團隊)的感人故事。

“科技列車龍江行”啟動儀式上的科學家精神展
在建三江啟動儀式上,科學家精神展的展臺前集聚的學生最多。當天津師范大學科普志愿者講到郭永懷先生在墜機危急時刻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護衛胸前文件時,學生們眼中閃爍著淚光。南仁東先生耗費畢生心血創建的“中國天眼”,既讓同學們感到新奇,又讓他們深刻理解了責任與擔當的重量。
在同江市,當地教育局組織各中小學校的1200名中小學生觀看了科學家精神展。同江市工信局副局長聶洪順表示:“這么好的展覽,要組織所有學生都來看,一個也不能少。”
好吃又好玩兒的科學動手做課程
在同江市第一小學,科學動手做“彩虹瓶和分子擴散”驚艷了同學們。在河北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高級實驗師李申予博士和大學生科普志愿者陳思凝指導下,同學們一步步完成膠水變凝膠的化學操作,當紅黃藍三種顏色晶瑩剔透的凝膠出現在燒杯里,孩子們禁不住歡呼起來。

李申予博士帶領孩子們動手做彩虹瓶
“彩虹瓶”活動是將物理、化學、美術、思政相融合的跨學科實踐。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們直觀感受到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不同。有趣的是,課程結束后,實驗觀察卻并未結束,兩到三天后,彩虹瓶的紅黃藍三色邊際將逐漸擴散,成為真正的彩虹色。
同樣有趣的還有“糖果結晶學”和“變色星空果凍”“貪婪的錢匣子”“水晶玫瑰”、大嘴鱷魚的制作。其中平面鏡成像、重結晶和杠桿原理,有一定難度,但孩子們都掌握了。

孫志敏老師帶領孩子們動手做大嘴鱷魚
自走斜坡小刺猬現場制作,激發了同江、撫遠兩地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1300名學生跟著天津師范大學科學體驗館的導師孫志敏和天津科技館模型老師孫克民動手組裝會自走斜坡的小刺猬。
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副部長博士生導師、自然地理二級學科帶頭人胡蓓蓓教授,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李維,河北工業大學海水利用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紀志永教授也作了相關講座。
據了解,這種原創、激情滿滿又接地氣的科普工作深入人心,在學生心里播撒了科學的種子,燃起了學生們求知和動手做的熱情。
來源:2024年9月16日 中國科技網
鏈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16/content_23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