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師大打造“行走的思政課”
稻田里架手機 學子直播助農

實踐團學生化身網絡主播,在鄉(xiāng)間稻田架起手機,以“故事講述+產品介紹”形式,面對鏡頭推介稻米等當地特色農產品。

“我手上這款稻米是當季新米,就出自我身后這片農場?!薄案信d趣的小伙伴可以點擊直播間下方鏈接。”……連日來,在我市北辰區(qū)青光村,天津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青春新農人”社會實踐團的學生們圍繞“數商興農”開展鄉(xiāng)村調研,并化身網絡主播,在鄉(xiāng)間稻田架起手機,以“故事講述+產品介紹”形式,面對鏡頭如數家珍地向網友推介稻米等當地特色農產品。這是天津師范大學著力打造的“行走的思政課”中的一幕,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引導青年學子將專業(yè)所學融入田野實踐,以實際行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在青光村,師大學子們深入果蔬大棚32處,開展村街訪談124人次,并走進農莊項目之一的“一禾家庭農場”,研究青盛稻米的銷售方案。“稻米還沒成熟,就像經濟學里的期貨,我們要想辦法把它們銷售預訂出去!”實踐團負責人楊立亞說。從產品定價到直播運營,從直播腳本到空間搭建,實踐團成員事無巨細,想方設法為農產品代言。他們廣泛調研、貨比三家、求問專業(yè),為營銷概念升級,最終確定以當季新米為亮點,創(chuàng)新“認領一片田”思路,通過“基地直采+直播帶貨”方式,拓寬稻米銷售渠道。開播不久,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萬人次,完成200單產品交易,有效拓寬了特色農產品宣傳渠道。在直播助農同時,學生們把相關技術帶給了村民們,幫助其送農產品上“云端”,為優(yōu)質農產品搭上科技快車。
來源:2024年8月28日 天津日報 第5版
鏈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8/28/content_143086_1220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