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超清在线视频播放

媒體師大

首頁 > 媒體師大 > 正文
今晚報 | 研學游如何實現“研學優”?

調查數據顯示,研學游熱度居高不下,大多數受訪者向往海外目的地,但受訪家長對研學游的期待高而差評多——


研學游如何實現“研學優”?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研學游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469億元;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91億元,同比增長21.9%;預計到2028年,中國研學游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龐大的市場規模吸引來眾多入局企業,但數量的急劇擴張未必能帶來質量的提升。從受眾的反饋來看,對于研學游亂象的討論和家長群體的“差評”正在不斷增加。本期“今晚調查”圍繞居民對研學游的看法展開了問卷調查,共回收問卷305份。數據顯示,研學游本身充滿了話題性,能夠吸引公眾的注意力,但研學游產品及行業想要邁進“研學優”的新層次,還缺少重量級的一個“評”字。

公眾認知度比較高

在全部受訪者中,19歲至35歲占23.28%,36歲至50歲占41.97%,51歲至65歲占15.41%,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占比偏低;在月收入方面,5000元及以下占19.02%,5001元至10000元占33.11%,10001元至20000元占24.59%,其他收入區間的占比則不高。

在本次調查中,六成多受訪者對研學游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比較了解的占28.85%,了解一些的占26.89%,非常了解的僅占7.87%;三成多(31.80%)受訪者對研學游缺乏了解,只有極少數受訪者從未聽說過“研學游”這類事物。受訪者了解研學游的主要渠道是新聞媒體(56.07%)、廣告宣傳(41.97%)、社交網絡(39.67%)和教育機構(34.75%),部分受訪者通過旅行社(26.23%)、親友介紹(25.57%)和學校推廣(25.25%)了解研學游的相關信息,通過其他渠道了解研學游的受訪者占比較低。

海外目的地受青睞

在本次調查中,七成以上受訪者認為研學游的主體應該是中學生,五成以上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小學生也是研學游的主要參與者,四成多受訪者支持已經工作但有繼續學習意愿和旅行興趣的年輕人參與研學游。

從受訪者反饋情況來看,大多數受訪者傾向于海外研學游,歐洲(53.77%)、美洲(52.46%)、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46.89%)最受歡迎,除以上三地的其他海外目的地也得到了37.70%的受訪者關注;在國內研學游的意向選擇上,非周邊省市和周邊省市的占比較為接近,均不足三成。

長見識兼顧學知識

調查顯示,開闊眼界(36.72%)和獲取知識(30.49%)被受訪者視為研學游最重要的目的,其他如結交朋友、學習專業技能等選項則占比較低。

在談及研學游應該包含的活動內容時,游覽觀光占比最高,超過了六成;參與實踐、完成體驗的占比接近六成;參觀訪問、樹立理想、學習知識的占比均超過了四成;相對而言,希望研學游的活動能包含讓參與者自主選擇、拓展興趣或者團隊合作、攻克難題等方面內容的受訪者占比略低,約為三成。絕大部分受訪者不希望研學游包含推出成果、營銷推廣之類的活動內容。在受訪者對參與研學游有所收獲的期待方面,增長見識(73.77%)位列第一,釋放壓力、啟迪智慧、提升學習能力、明確人生目標的占比約半數,習得生活技能、為升學擇業加分、磨煉意志、強身健體等受益內容占比較低。

“二孩家長”分享經驗

作為兩個孩子的家長,孫女士非常關注研學游的資訊和潮流動向。今年她沒有為孩子們安排研學游活動,主要精力放在督促孩子投入外語學習上,希望等到下次海外研學游時能有更多的收獲。

“我家老大是姐姐,還在小學階段就參加了研學游。當時我們也沒想太多,她班上有同學先去了,同學們都挺羨慕的,我們就決定支持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后來我們全家旅游,孩子爸爸覺得潛水好玩,隔了兩年又送姐姐去參加了海洋知識和潛水主題的研學游。現在想想,潛水真是危險!孩子年歲也不大,家長哪有不陪在孩子身邊的?我們都覺得有些后怕。妹妹現在上小學三年級,我沒打算這么早就送她去參加研學游。但我給倆孩子都報了英語口語課,想讓她們在語言能力上有所提升,這樣將來去海外參加研學游時,不至于稀里糊涂的。”孫女士注意到對于研學游市場亂象的報道,也認為目前大多數研學游活動主要就是給孩子提供一些開闊眼界、接觸外部世界的機會,因此她正在關注適合中學生申報的海外夏校(暑期課程),希望孩子們能有機會參與一些學術項目或藝術項目的學習。

家長有目標期待高

在針對家長群體的問卷調查中,近六成受訪家長在教育和旅游方面的家庭開支較高,其中37.36%的受訪家長認為這方面的開支雖高但分配均衡,20.33%的受訪家長認為此類花費雖高卻十分重要和必要;36.81%的受訪家長認為自己這方面的開支處于中游,不屬于家庭的重要消費;極少數受訪家長在教育和旅游方面的開支相對很低,不太重視。

受訪家長愿意為哪些課外活動提供充分的經濟支持呢?能夠為孩子升學或擇校提供資歷的活動受重視程度最高,達60.44%;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占56.59%,完成社會實踐占45.05%,參加競賽活動占41.76%,追趕同齡孩子中的流行趨勢占38.46%,孩子基于興趣提出的要求占37.36%,培養興趣愛好占34.07%。此外,25.82%的受訪者愿意為需要孩子外出參與且不需要家長陪同的課外活動提供經濟支持。其他選項的占比偏低。家長為孩子教育付出的目的性較強,因此對研學游的期待度也較高,一旦遇到問題,負面反饋往往來得更迅速。

體驗滿意度不理想

71.98%的受訪家長曾送孩子參與過研學游以及具有研學游性質的活動,28.02%的受訪家長并未為孩子安排過此類行程。在研學游的類型選擇上,80.15%的受訪家長認可孩子單獨出行的單飛團,19.85%的受訪家長認可家長陪同出行的親子團。家長為孩子選擇研學游時,最看重的因素是其組織機構的實力和信譽(74.05%),其次則是安全保障(53.44%)和活動主題(47.33%),也有部分家長看重同伴素質、師資力量、行程安排,而對費用支出的考量相對沒有那么重要,占比僅高于成果效益和食宿環境。

從受訪家長的滿意度來看,對孩子參加的研學游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比合計未超過三成,而不滿意的占比約有四成,另有三成多受訪者覺得研學游只是一次集體活動,談不上滿意或不滿意。“差評”多于“好評”,已經成為家長對研學游的整體印象之一。

現存問題復雜多樣

近七成受訪者關注到研學游組織機構經常采取放羊式管理,聽憑學生自由活動以及推出高收費項目卻并未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問題;約六成受訪者認為研學游盛行,造成學生之間互相攀比成風的問題,而且很多研學游只是走馬觀花、形式大于內容、無益于“學”或者“游”;五成多受訪者表示研學游的品質缺乏評判標準,消費者很難對質量問題進行追責,濫用雜牌競賽和獎項以提高收費標準的現象也越來越常見了;近五成受訪者注意到所謂的“深度游”往往只是在校門口合影,有時行程過于密集,又讓研學游成為“特種兵式旅游”……

研學游問題如此之多,如何才能提升研學游的品質呢?增強體驗感、融入社會實踐、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得到六成多受訪者的支持,突出知識性、針對學生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也被五成多受訪者點贊。

建立明確評估標準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張立平在接受本版采訪時表示,研學游中的“學”與“游”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現代教育理念提倡項目制學習、主題學習,研學游貫徹了這種理念,旅游是方法和手段,學習才是目的和結果。可以說,研學游是一種深度情境式學習,將學習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識、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性任務融合到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從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比較迅速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有利于學生的多元文化體驗。”與此同時,他認為研學游在設計、執行以及市場機制層面存在著較為普遍的問題:“第一,目標過于單一,無論是把研學游變成普通的旅游還是流動的課外輔導班,都不能實現研學游應該有的教育意義;第二,準備和規劃不充分、行程安排不合理、內容不切實際、缺乏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很多商業項目質量不佳,且存在風險隱患;第三,過程安排不合理,或缺少互動、或忽視個體差異、或忽略情感體驗和團隊合作、或剝奪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權利,導致行程有名無實;第四,評估反饋機制不健全,難以有效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

張立平建議,研學游想要實現“研學優”的效果,就要真正做到讓參與者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游有所感。組織機構、主辦單位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盡量讓所有孩子都能有不同于他人的體驗和收獲;研學游項目不能“打一槍換一個主題”,而要做到研、學、游、評一體化,也就是在完成研學游實踐活動后,建立明確的評估標準,從知識掌握、技能應用、情感態度等多個維度評估學生的表現和收獲,及時收集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反饋,對整個活動質量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有關單位和部門應對研學旅行進行更為詳細的監管和指導,或通過培養研學旅行指導師來引導研學游活動的健康開展。

圖為 近日,來自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于田縣、策勒縣的60名足球小巴郎(小男孩)來到平津戰役紀念館開展研學游活動。

來源:2024年8月21日 今晚報 第12版

鏈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4-08/21/content_87655_1193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