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增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加大推普力度,近期,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組建“‘普’惠甘隴語耀中華”實踐隊,赴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開展普通話宣傳推廣暑期社會實踐。
言路通衢,情系田疇——深耕細研普通話推廣之基
在官鵝溝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踐隊員就當地的普通話的使用現狀、普及程度、宣傳意義及推廣策略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實地調研與考察。調研范圍包括景區服務人員、餐飲行業經營者、外來游客及本地居民學生等多個社會群體,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交流互動,全面收集了受訪者對普通話推廣工作的真知灼見,為后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普通話推廣策略與行動計劃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與參考依據。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當地村干部和群眾講解普通話學習應用軟件)
在團縣委的協調幫助下,實踐團隊來到哈達鋪鎮玉崗村舉辦了以“推廣普通話,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座談會。會上,實踐團成員就普通話的重要性及如何更好地在村里推廣普通話的具體舉措展開深入交流,并設計了一場普通話與宕昌方言的對比互動游戲,不僅加深了村民代表對普通話規范性的認識,還激發了大家學習普通話的熱情,反響十分熱烈。
座談會后,實踐隊員前往玉崗村恒盛堂思暢礦泉水廠進行參觀學習,在恒盛堂思暢礦泉水廠負責人為大家介紹了思暢礦泉水的獨特優勢與卓越品質后,隊員們積極行動,運用標準的普通話,將思暢礦泉水的特色與優勢向更廣泛的受眾群體進行宣傳推廣,以實際行動為玉崗村的經濟發展事業添磚加瓦。
語頌長征,藥香四溢——紅色記憶與地方特產的雙重傳承
在紅色旅游勝地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實踐隊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深入參觀學習,同時結合前期的資料搜集,為參觀者提供紅色革命文化的義務講解服務。在講解過程中,成員們緊密融合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入介紹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歷史淵源、現實重要性以及它在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員們精彩的講解,贏得了參觀者的陣陣掌聲。

(圖為實踐團成員用普通話為藥材錄制推廣宣傳視頻)
宕昌縣具有“千年藥鄉”之稱,實踐隊走進哈達鋪鎮中藥材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對當地的藥材產業進行了細致調研,并借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渠道宣傳模式,積極推進藥材產業的宣傳推廣。團隊成員采用標準普通話進行講解,并創新性地運用情景劇演繹等形式,為中藥材視頻帶貨推廣注入了豐富內容,有效提升了當地藥材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
童聲瑯瑯,藝韻綿綿——播種普通話,收獲文化碩果

(圖為實踐隊成員教授托管班的孩子們學習漢字書法)
在團縣委的精心安排下,實踐隊員走進宕昌縣青年之家,與紅領巾暑期愛心托管班“向陽班”的孩子們共同開展了推廣普通話及民族團結教育系列活動。隊員們秉持寓教于樂的原則,巧妙地將普通話教學與多彩的文化活動相結合,發音教學、詩詞朗誦、紅歌演唱、創意書法……現場熱情高漲,氣氛活躍,孩子們紛紛表示:“發音教學糾正了我們不標準的發音習慣,讓我們的普通話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詩詞朗誦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創意書法更是別開生面,我們不僅學習了漢字之美,還體會到了書寫背后的文化意蘊和民族團結的深刻內涵。”實踐隊成員也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民族團結和普通話推廣的種子,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
實踐隊成員們表現出色,先后收到了來自玉崗村和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的感謝信。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有效提升了普通話在宕昌縣的普及與推廣程度,更利用普通話的傳播優勢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鄉村文化建設,展現了新時代師大青年學子的使命與擔當。
來源:2024年8月5日 中國網
鏈接:http://szjj.china.com.cn/2024-08/05/content_4288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