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十一屆華北五省(區)市舞蹈大賽圓滿落幕,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舞蹈系的原創舞蹈作品《泥塑華章》引起了廣泛關注。
《泥塑華章》創作靈感來源于天津“泥人張”。作品以泥土為媒,以舞蹈為筆,繪就了一曲天津文化精神的贊歌,是對天津“泥人張”非遺藝術的創新性演繹。
青年編導馬曉琳在創作過程中,深入調研了天津“泥人張”文化,從泥塑的選土、篩制、燒泥、上色再到“泥人張”家族的文化傳承以及天津地域文化特性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解讀。

該舞蹈作品語言豐富多樣,演員們在舞臺上跳躍、旋轉、翻滾,將“泥人張”用一捧捧樸素的泥土,逐漸塑造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泥塑演繹得淋漓盡致。舞蹈動作的設計充分將泥塑作品精細的手勢、流暢的身體線條、泥塑娃娃的色彩等靜態美與現代舞的動態美完美融合,賦予泥人張文化藝術鮮活的生命力。
此外,《泥塑華章》還充分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這些“泥塑娃娃”身著各色精心設計的民族服飾,在一舒一展的舞蹈動作間展現了中國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馬曉琳表示,我們將“泥人張”彩塑的匠人精神與傳承創新作為《泥塑華章》的核心,希望能夠“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深刻內涵”的舞蹈作品,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國的多元文化,讓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天津的地方風情。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舞蹈系主任、指導教師楊坤表示,讓優秀歷史文化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深切體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凝聚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動能,激勵廣大青年人融入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中去。

《泥塑華章》不僅是對天津“泥人張”工匠精神及文化藝術的一次創新性演繹,更是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賡續傳承,為天津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來源:2024年7月22日 光明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