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超清在线视频播放

媒體師大

首頁 > 媒體師大 > 正文
天津日報 | 這個“大課堂”讓青春在實踐中閃耀


津城多所高校大學生暑期奔赴社會實踐
這個“大課堂”讓青春在實踐中閃耀


  用腳步丈量土地,讓青春在社會實踐中熠熠生輝。隨著暑期到來,我市多所高校連日來陸續開展類型豐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課堂”開在企業、社區、鄉村等社會場景,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將專業所學運用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全面成長。

南開大學哲學院師生代表在位于貴州省雷山縣南猛村的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工作站開展暑期實踐。這里正進行人工智能美學藝術展覽。該展覽全方位展示了南開大學師生團隊歷時半年設計的系列創意作品,包括村莊形象標識、宣傳海報和人工智能視頻等,是在國內率先將人工智能美學藝術、現代科技運用到苗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探索了一條獨特的苗族鄉村文化創新發展路徑。“我們在雷山縣圍繞鄉村文化振興開展了多項工作,除了展覽,還有南猛村文化宣傳直播推介、深入農戶走訪調研等,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美學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南開大學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穎介紹,暑期實踐期間,南開師生在南猛村舉辦了“笙生不息品南猛韻味·錦繡黔程煥村寨新生”首場直播,展現南猛獨特的苗族文化及鄉村振興成就,村民代表紛紛走進直播間,推介了蘆笙舞、蠟染、苗繡、米酒、白茶、民宿等,南開師生也介紹了將人工智能和苗族文化結合設計出的系列文創產品;師生們還開展了入戶調研,了解村民在醫療、養老、留守兒童、鄉村旅游、基層黨建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我們要繼續學好專業知識,進一步讓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落地見效。”參加實踐的學生分享了收獲和感悟。

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山水共盈”實踐團在寧河區開展“紅色山川藏文蘊理 地理助力山水共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學習、調研走訪、科普講堂、科技興農等方式,引導學生以自身專業知識助力寧河區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最新完成的“守護‘京津綠肺’”項目中,團隊成員利用專業知識在七里海濕地進行土樣與水樣采集,并利用無人機掃描收集數據,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及后期實驗室研究,分析當地土壤與水樣性質,為當地土地規劃提供科學依據,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天津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百年征程跟黨走 運河文脈凝新章”實踐團在大運河天津段、西青區楊柳青鎮、武清區下朱莊街道,聚焦探尋運河文脈、傳承津沽文化、追尋紅色記憶、探求科技創新、助力基層服務等方面,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與運河邊長大的村民暢談生活新變化,探尋大運河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在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聆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深度挖掘大運河文化中紅色基因,錄制“行走的微團課”,用“紅色流量”講好運河故事;前往北運河畔的多家企業,實地調研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情況,在廠房里近距離接觸智能設備,感受全鏈路數字化、自動化的科技魅力,并現場與工作人員就智能控制、自動化等專業知識探討科技創新與地方發展結合的新機遇,在產學研一體化中感觸科技脈搏,點燃新質生產力“青春引擎”。

來源:2024年7月18日 天津日報 第5版

鏈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7/18/content_143086_1058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