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超清在线视频播放

媒體師大

首頁 > 媒體師大 > 正文
津云 | “津讀文韻 端午詩情” 《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首發(fā)

只能祝福端午安康,不能祝福端午快樂嗎?在屈原之前,人們怎么過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著怎樣的豐富和演變過程?6月10日端午節(jié)當天下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主辦、津讀書苑協(xié)辦的“津讀文韻 端午詩情”——《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系列視頻課程首發(fā)式上,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暢談端午習俗、相關詩詞以及譚汝為的人文科普講座特色,并與讀者一起玩詩詞游戲,共同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一起度過詩意端午。

兩千年前的汨羅江畔,一位詩人自述身世、品德、理想,反復傾訴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他寫下《離騷》,發(fā)出“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吶喊;他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被譽為“楚辭之祖”;他的作品,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chuàng)的時代。

屈原(約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流放。在國都被秦軍攻破后,他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投江自沉的悲壯,震動了國人的靈魂,人們自發(fā)在農歷五月初五紀念屈原,端午節(jié)是世代中國人民共同紀念一位古代詩人的節(jié)日——在華夏歷史上,這是空前且唯一的。端午節(jié)也是詩人節(jié)。

天津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副總監(jiān)、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演播藝術家劉軍,天津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節(jié)目制作人于霽丹圍繞“譚汝為語言文化教研與科普的結合”展開分享;天津市詩詞協(xié)會副會長李軍,語文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趙華,對談“歷代端午詩詞名作簡析及文化趨向”;語文教育專委會理事黨雅芬,文化學者、男中音歌唱家彭詩寬講述“端午節(jié)——中國詩歌節(jié)”,彭詩寬還獻上詩歌演唱;天津師范大學地方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史專家王振良細數(shù)端午節(jié)習俗的豐富過程……嘉賓們的精彩分享和表演,迎來讀者的陣陣熱烈掌聲。

去年,天津師范大學教授譚汝為在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圖書《詩詞讀賞心解五十講》,受到讀者歡迎。由此,該社再度聯(lián)手年已八秩的譚汝為打造《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系列視頻課程及相關文創(chuàng)。

天津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任潔,該課程責任編輯、天津人民出版社數(shù)字編輯室主任劉駿飛介紹了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歷程。數(shù)字編輯室的年輕編輯們春始策劃、夏擬提綱、秋寫講稿、冬日拍攝,精雕細琢,《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系列視頻課程及相關文創(chuàng)終于在端午節(jié)得以正式發(fā)布,讓更多人了了解詩詞、欣賞詩詞、愛上詩詞,從而進一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現(xiàn)實生活,是中國詩歌的母題。從《詩經(jīng)》的樸素自然,到《楚辭》的瑰麗奇絕;從唐詩的雄渾壯麗,到宋詞的婉約多情,每個時期的詩歌都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內涵,映照著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人民情感。

正可謂“吟成五個字,費盡一生心”,書寫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的,是一代代與歷史大潮遭逢的,有血有肉的人:心身憔悴、衣帶漸寬的閨中思婦,嫉惡如仇、針砭時弊的直聲諫臣,國破家亡、愁苦難捺的落魄君主,浪漫不羈、風流倜儻的書會才人……

想要真正地深入到這些高度概括、思緒激蕩的場景中去,唯有“以心交心”的“心解”一途。譚汝為表示,所謂“心解”,就是由詩詞引起的心中的領會和體驗。清人浦起龍有《讀杜心解》,他評論杜甫的詩句:“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而面對當今紛亂、破碎的信息環(huán)境,我們深知詩歌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潛力,也產生了制作一部“觀其事,知其人”,走近詩人生活的歷史年代,看向煉字煉句中詩人的情感細節(jié),將詩歌背后的故事和人物立體、生動地展現(xiàn)給讀者的課程的愿景。

視頻課程中,譚汝為選擇了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三十多位名家的幾十篇經(jīng)典名作,從《詩經(jīng)》開講,一直講到晚清龔自珍、黃遵憲的詩詞,并在讀賞的基礎上,對相關歷史背景、時代風貌、詩歌思潮、文學運動、風格流派、賡續(xù)傳承等,進行簡要介紹。

視頻課程每講10分鐘至15分鐘,通過譚汝為教授對每首作品的亮點進行專業(yè)、詳實的分享,在勾勒出中國詩詞發(fā)展史框架的同時,介紹課本之外、不為大眾所熟知的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歷史典故、趣聞軼事等內容。譚汝為說,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涵蓋如此廣博的內容,就須提要鉤玄,縮龍成寸,尺水興波,讓受眾能窺斑見豹,一葉知秋,對中國詩歌發(fā)展史有概括的了解,進而總體把握。

譚汝為說,“鑒古人之深邃的思想,賞古人之靈動的意境,以詩化人、以詩增智、以詩寓趣、以詩育人。”詩窮而后工,古人的糾結與掙扎不啻為直接的共情與寬慰,更在于結合當下的境遇與視角思考過去,發(fā)覺其中面向未來的價值。“詩可以興”,詩中不僅有風花雪月,也有風花雪月給人帶來的感動和振奮。他表示,做這種人文科普性質的系列視頻課程,他力求深入淺出,高度概括,以鮮活的場景再現(xiàn)深刻的情感,讓受眾喜歡看,聽得懂,能共鳴,有收獲。希望讀者能夠通過對古詩詞的“心解”,來開拓審美視野,增進對自然、對生活的觀察力和思辨力。

現(xiàn)場發(fā)布的還有限定文創(chuàng)藏品,其采用刻意工坊鈔券級工藝同款紙張,內含熒光纖維,金屬線顏色隨視線角度變化,在紫光燈下呈現(xiàn)熒光,應用“火紋”水印和半埋式開窗安全線,使用特種紙印刷,內文含詩詞賞析批注,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系列視頻課程。此外,實體藏品還附帶數(shù)字藏品《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插圖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長劉錦泉表示,天津人民出版社深感弘揚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在肩,積極拓展傳統(tǒng)文化品種的多元產品形態(tài),于是策劃了系列視頻課《譚汝為心解詩詞名篇三十講》。譚先生的講解,讓我們對詩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這部視頻課是一部深入解讀中國古典詩詞的力作,不僅能讓我們領略到詩詞的美學魅力,更能讓我們深入到具體場景中,感受詩詞背后的歷史與文化。在這樣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希望通過這部視頻課,讓各位讀者在詩詞的海洋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滋養(yǎng),同時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詩詞與我們民族精神與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天津,作為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也是詩詞扎根的沃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激發(fā)更多人對詩詞的熱愛,讓詩詞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煥發(fā)新的光彩。

來源:2024年6月10日 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