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這幾天,天津師范大學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應急安全宣傳大篷車”、設置展板普及應急安全科普知識等,為師生送上別樣的“科技大餐”,引導其防范各類災害風險,增強避險自救能力。
在天津師大政治與行政學院近日舉辦的“科技強安、科教興安、科普筑安”主題應急安全教育體驗活動中,4輛科技感滿滿的“應急安全宣傳大篷車”開入校園的活動現場,這是由市應急管理局和天津師范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溫志強教授團隊共同研發制作的,依托先進技術,通過圖文、影音、人工智能結合虛擬現實互動等多媒體形式,分為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煙霧模擬逃生、模擬地震體驗等主題應急科普模塊。師生通過虛擬現實場景模擬,學習了如何使用消防栓和滅火器;通過模擬故障電弧實驗,學到了如何識別故障電路,做到安全用電;通過虛擬現實設備“沉浸式”感受地面劇烈晃動、桌椅移動、房屋倒塌等地震現場,強化防震減災知識;通過模擬煙霧逃生通道,學會在濃煙彌漫的環境中克服恐慌心理、正確逃生自救。
當天活動中還設置了5個移動點位,為同學們講解心肺復蘇、應急包配置使用等方面的應急安全知識,讓師生們通過沉浸式安全應急“實戰”演練,提升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這樣的活動形式非常新穎,體驗感很足,讓我們知道突發、應急情況時該怎么做。今后我將繼續學習應急避險知識,當好安全‘宣傳員’。”師大政治與行政學院學生王思琪說。
5月11日,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京津冀生態文明發展研究院聯合天津市自然資源生態修復整治中心在師大校園內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在高層樓房里遇到地震怎么辦”“火災現場該怎么逃生”……活動現場,師大志愿者通過設置宣傳展板、電子模擬演練等多種形式,深入淺出向師生宣傳面對洪水、火災、地震等突發性災害發生時安全防范應對和逃生的方法,既有理論知識的介紹,也有實際案例的分析。參加活動的師生們紛紛表示了解了日常生活工作中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學到了實用的技能,還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識。
來源:2024年5月12日 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