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師范大學與江蘇貝嘉寧硅業有限公司就高容量硅碳負極材料開發技術專利權轉讓成功簽約。天津師范大學為專利權人,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張波研究員為第一發明人的9項發明專利簽署專利權轉讓合同,合同總額900萬元人民幣。
鑒于傳統電池材料已經不能滿足鋰離子電池高容量化的發展,天津師范大學集聚優勢資源,支持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張波研究員帶領團隊,依托儲能材料表面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在高容量硅碳負極材料的產業化研發近10年。目前取得的科技成果技術成熟度高,可以有效提升鋰離子電池容量,解決電動汽車里程焦慮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高容量硅碳材料產業化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我們采用特殊的工藝制備得到了50nm以下的納米硅材料,實現了納米硅有效的分散和包覆,并與石墨負極材料進行了匹配,這樣既可以提升復合材料的比容量,又可以保證硅碳負極較高的庫倫效率,同時整體工藝非常有利于規模化生產,從而使產品成本降低,穩定性提高。”張波表示。
江蘇貝嘉寧硅業有限公司對創新成果轉化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天津師范大學簽訂高專利轉讓協議,將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科技活力。
來源:2024年3月15日 人民網
鏈接:http://tj.people.com.cn/n2/2024/0315/c408648-4077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