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兩個本質”的重要論述,將全過程人民民主定位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位置,同時也將其置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之中,確定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方位和發展方向。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既包括人的現代化,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更成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通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民主的現代化,進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堅持人民至上
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是以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民主,是人民至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民主領域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為兩者的契合提供了完美共識,也是兩者能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向而行的基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重要途徑。實際上,只有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民主實踐中,建言獻策、共商國是,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天津的發展證明,正是因為堅持聽政于民、問計于民,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在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同時,全面推進天津現代化進程。據津云大數據統計,《黨群心連心》和《政民零距離》兩個欄目共收到網民留言由2021年的43804條增長到2023年的62050條,總計增長超過40%。這是堅持人民主體性,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有力地保證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進行。問計于民的活動在天津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2023年,天津市靜海區通過網上留言信箱方式廣泛征集人民建議,切實做到了從民眾中汲取智慧,讓計策惠及民眾。
二、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發展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助于保障人民主權,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用制度體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共同需要。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人民的聲音被高度重視,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參與到國家政策的制定中,他們的意見和需求被充分地表達和參考。長此以往,人民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與現代化建設情緒高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制度保障,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同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發展。人大代表在實踐中貫徹民主,推動制度體系完善和優化,不斷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
在天津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不斷完善,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載體。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做好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切實做到察民情、聽民聲、納民意、匯民智。和平區小白樓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設立以來,相繼完成了地方組織法等21部法律草案的立法征詢工作,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反饋意見建議673條,被吸收、采納、認可的達47條。2023年以來,河西區人大新建和提升改造5個代表之家、23個代表聯絡站,目前共建成1個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在全區14個街道全部設立代表之家、建成106個代表聯絡站。自基層立法聯系點設立以來,河西區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立法征詢專家小組作用,共為106部法律法規立法征集意見建議近400條。
三、全面發展協商民主
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以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協商。協商民主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揚人民首創精神的重要形式。在人民群眾中廣泛協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與需求,才能更好地匯聚民智、凝聚民心、形成共識。全面發展協商民主,對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創新基層溝通渠道,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有助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天津致力于創新群眾溝通渠道,加強與基層群眾的聯系,將人民的意愿貫徹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全過程中。天津市深化拓展以“社區議事廳”為代表的多方會商模式,致力于構建起按需參與的“4+X”多元主體議事結構,優化分層議事機構。東麗區政協通過社區“微協商”助推社會“大治理”,以“微協商”的方式解決了社會治理中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具體問題。濱海新區2023年民生提案涉及解決老舊高層建筑電梯維保等多項問題,區政協組織委員深入單位、村居、企業等現場開展督辦調研,召開多場協商座談會,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天津市的探索證明,充分與人民協商,讓政策反映民意,有助于破除西方單過程選民民主的困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四、積極發展基層民主
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居民自治、社會組織自治等多種方式,共同構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基層民主不僅能夠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也是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基石,它影響著國家政治穩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廣大人民群眾最直接的政治參與體現在基層事務管理之中,最直觀的當家作主感受也在基層生活中獲得。只有積極發展基層民主,調動全體人民參政議政積極性,匯集多方智慧力量,才能更好地推進城市治理,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完善基層民主,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助力。天津市河西區港云里社區利用“紅色議事廳”組織居民召開多場協商議事會,不僅在停車問題上達成共識,還挖掘車位資源,運用三級吹哨報到機制,通過搭建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的平臺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題。2023年,天津市紅橋區積極推進基層治理工作,建立符合紅橋實際的基層治理制度體系。該區一年來共設置區級網格1個、街道級網格9個、社區級網格114個、基礎網格990個,實現轄區內人、地、事、物、組織全覆蓋、無縫銜接。基層部門通過因地制宜的設計規劃,將各類群眾納入基層治理網絡體系中,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有助于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五、科技賦能全過程人民民主
以信息通信技術賦能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加速器。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民眾參政議政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在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各個鏈條實現了全過程賦能,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等各項權利。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貫徹、保障民主提供了技術手段,促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推進與落實。同時,科技發展更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科學創新更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離不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天津的發展經驗表明,以科技賦能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信息時代的不二之選。近年來,天津大力發展信息技術,加強科技賦能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為民眾參政議政提供多樣化渠道。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多項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成本越來越低,互動程度越來越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與透明度也不斷提升,各類決策越來越能匯集民智、體現民意。天津寧河融媒與區網格中心12345平臺聯合推出“網絡問政”板塊,積極聽取群眾訴求,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技術優勢。
(作者:佟德志、黃佳雯,分別為天津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
來源:2024年3月11日 天津日報 第9版
鏈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3/11/content_143094_456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