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首屆京津冀東盟留學生“我與中國”中文故事短視頻總展演活動天津師范大學舉辦。天津市副市長張玲、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馬箭飛、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駐華大使周浩黎、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天津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曲凱、河北師范大學副校長郭毅出席大會并致辭,來自京津冀教委(教育廳)、各參加學校獲獎團隊等1000名師生代表一同參加活動。總展演活動由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天津師范大學原校長鐘英華主持。

張玲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是京津冀深化與東盟國際中文教育、加強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京津冀國際中文教育協同協作的創新舉措。希望更多這樣的活動在津舉辦,持續加強京津冀教育協同協作,促進區域國際中文教育和教育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東盟友好往來和高水平人文交流合作,推出一批面向東盟文教旅體相融合的人文交流項目,打造既是中國、也是世界的高水平高質量國際中文教育品牌,著力建設開放之城。
馬箭飛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東盟關系是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青年學生是世界的未來和希望,擔負著促進中外人文交流的重任。我們愿與各方精誠合作、攜手前行,支持更多的東盟青年在學習中文的同時分享他們與中國的故事,為增進中國和東盟各國友好往來,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史忠俊在致辭中表示,東盟學生是中國和東盟悠久友誼的故事講述者,是建設更美好東盟和中國的新生力量,是形成未來的中國—東盟關系。中國—東盟中心作為與中國政府共同創辦的唯一一個政府間組織,將繼續倡導和促進中國—東盟青年相互了解與發展,與雙方政府密切合作,促進地區青年友誼和領導力,為構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和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周浩黎大使在致辭中表示,這次視頻比賽包括京津冀三地的東盟學生,是落實東盟中國愿景的典型實例,我們鼓勵東盟中國人文交流合作。青年人的故事有獨特作用,可促進彼此建立深刻的聯系。在當今信息社會,好故事具有穿透喧囂、產生心靈共鳴的特殊功效,視頻故事是增進青年相互了解、加深友誼的有效途徑。東盟與中國通過促進青年語言文化交流,團結協作共創美好未來意義重大。青年人的故事是東盟和中國更美好未來的寶貴基礎,希望這些故事能增進東盟和中國人民之間的信任理解,為深化友誼作貢獻。
王定華在致辭中表示,語言承載文明又影響文明,語言展現世界也塑造世界。我們要堅持“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把中國介紹給世界”,推動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不斷加強留學生語言文化和國際理解教育,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與其他語言文化的交流互鑒,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煥發勃勃生機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曲凱在歡迎詞中表示,青年是故事的親歷者,更是未來的希望。青年人在學習中文中體察和感悟現實社會中蘊含的中國文化,對促進中國東盟相知相親、交流互鑒,實現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義。在語合中心、中國-東盟中心、世漢學會指導下,京津冀高校聯袂協作,通過活動既促進中國東盟民間交流互融互通,也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有溫度、有厚度的中國形象,是促進雙方加深感情、深化友誼的有效渠道和有力抓手。
隨后,與會嘉賓共同觀看京津冀學生的文藝活動展演,演出在《多姿——東盟國家聯舞》中拉開序幕,通過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傳統舞蹈與中文歌曲連接形式,展現來自東盟留學生的青春風貌與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話劇《夢想》講述了一位曾受到過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幫助的留學生,勵志想成為一名本土中文教師的故事,展現了中國東盟山水相連、人緣相親,友好關系源遠流長。合唱《還記得他曾說》是來自印度尼西亞學生對《論語》的感悟,以歌曲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遞中印尼青年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友誼之聲。相聲《妙“比”生花》由來自中國、馬達加斯加、肯尼亞學生以天津傳統藝術文化為橋,通過不同文化的起伏沖突,笑料不斷、掌聲頻頻,展現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留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傳承,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動寫照。歌曲《少年》由來自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赤道幾內亞的學生合作表演,傳遞青年學子對青春、夢想和拼搏的熱忱。

演出過程中,在場中外嘉賓為獲得“青年精英”“青年才俊”“青年風采”和“未來之星”的優秀選手頒獎,鼓勵中外學子繼續為中國東盟構建更緊密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貢獻。
京津冀東盟留學生“我與中國”中文故事短視頻總展演活動以東盟學生親身所聞所見所感了解和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以短視頻形式展現青年學子與中國的多彩故事。活動在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東盟中心指導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支持下,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教委(教育廳)聯合主辦,天津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共同承辦,活動歷時8個月,吸引來自62個推薦單位的3000余名中國與東盟國家師生的踴躍參與,收到精彩短視頻作品306件。該活動每年舉辦一次,旨在推動中國與東盟青年之間更加緊密的切身交往,帶動中國東盟青年學生之間的互動、互助、互學、互鑒,促進中國東盟青年結交好學友、好伙伴、好朋友,傳遞中國東盟友好聲音、講好中國東盟友好故事,助力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本次活動將組織社會實踐營,展演活動優秀選手,將獲得邀約所在國家的中文學友學伴資格,邀請更多學友來華進行社會語言文化實踐活動,分享在華留學所聞所見所感,讓更多學生有親身語言文化社會實踐的機會,體察中國式現代化的當今現實社會,感悟故事中的深刻中華文化意涵。
來源:2024年1月7日 中國日報中文網
鏈接:https://tj.chinadaily.com.cn/a/202401/07/WS659a117ea310af3247ffb1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