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生命接力中的志愿擔當
“能挽救一條生命,那真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天津師范大學2025屆畢業生齊際的話語樸實卻堅定,他體內的造血干細胞將作為“生命的種子”,為遠方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

齊際完成捐獻
這份大愛情懷,早已在齊際的成長中扎根。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齊際從小就加入濱海義工隊伍,彼時的他或許尚未深刻理解“志愿”二字的重量,卻在一次次為他人帶去溫暖的過程中,悄然將幫助他人的信念刻進心里。考入天津師范大學后,齊際在鉆研學業的同時,更在學生工作與志愿服務中綻放光彩,四年間,他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2189.5小時,累計獻血2400毫升,是同學眼中公認的“志愿達人”。
2023年11月,在學校紅十字會的宣傳動員下,齊際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重要意義,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5年6月,天津市紅十字會的人員打來電話,告知他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詢問是否愿意接受下一步配型流程。“接受!”沒有片刻遲疑,齊際給出了肯定答復,這不僅是救人的機會,更是當初加入資料庫時許下的承諾。

同學們以信件的方式為齊際加油鼓勁
配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齊際先后經歷了三次配型終止,每一次的等待與失落,都沒有動搖他救人的決心。2025年7月,當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時,他既驚喜又忐忑;8月6日,高分辨配型通知如期而至,采血順利完成,檢測結果顯示與患者高度相合;不久后,全面體檢順利通過,所有指標均符合捐獻要求。當確認能正式捐獻時,齊際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9月,齊際按安排入住醫院開始造血干細胞動員。每天注射動員劑時,身體會出現輕微不適,但他從不抱怨,反而常安慰身邊擔心他的醫護人員和老師:“這點難受不算什么,想到遠方的患者還在等著我,我就充滿了力量。”成為天津第45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后,齊際真誠地說:“有時,志愿不需要太多猶豫,跟著內心走、去幫助他人才是最珍貴的。”
來源:2025年10月10日 央廣網
鏈接:https://www.cnr.cn/tj/ydjc/20251010/t20251010_5273909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