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國際中文教育“表達驅動”教學理論首套教材成果——《用中文學表達》系列教材在2025世界中文大會期間正式發布。據介紹,該系列是以天津師范大學已啟動的中文教學資源建設項目及其拍攝制作的教學影片為基礎,由天津師范大學部校共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研究院研發、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趨勢國際中文教育視聽說教材。系列教材分為“理解互信篇”“善作善成篇”“文明互鑒篇”3冊,面向初級及以上中文水平學習者,助力世界各國學習者零距離感知中文魅力。

外研集團(外研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外研社社長王芳表示,《用中文學表達》系列教材的出版不僅為提升中文學習者地道表達能力提供了全新路徑,更是對2025世界中文大會“創新引領,數智賦能——讓中文零距離”這一主題的生動回應。面對全球數字化浪潮與教育形態的深刻變革,外研社明確了“國際化、數字化”雙輪驅動戰略,始終致力于搭建讓中國認識世界,也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友好橋梁。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鐘英華介紹教材特色時指出,《用中文學表達》系列教材實現了多重理論與實踐突破:自主創建“表達驅動”教學理論的實際應用,強化語義驅動主導,突出語言習得從言語出發,強調語言與內容深度融合,彰顯聽對說、讀對寫的決定性作用,注重語義組合“表達語塊”和“元句型句式”的提煉,促進中文習得的深度沉浸,深化自然語言處理與言語獲得規律的認識,凸顯標記與再標記對個體言語發展的重要作用。
天津師范大學教材編寫團隊代表于泓珊分享了教材的課堂使用經驗與技巧。她指出,《用中文學表達》系列教材的設計兼顧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配套豐富的數智化資源,堅持開放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為中文教師提供系統的教學方案,為學習者搭建循序漸進的表達提升路徑。
來源:2025年11月17日 光明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