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周二保)6月5日,正值第54個“世界環境日”,81位來自新望道小學的師生代表走進師大校園,與歷史文化學院10名黨團師生骨干聯袂譜就了一曲“歷史與自然對話,教育同生態共振”的優美樂章。
新望道小學師生代表分別走進歷史小課堂和生態文明記憶館,開啟了不同的探索之旅。歷史文化學院黨團骨干以“芒種時節話農耕 環境日里護家園”為宣講主題,以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方式,將歷史故事與環保理念緊密結合。通過講述古代智慧的生態保護案例、近代工業化進程中環境的變遷等內容,讓孩子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在生態文明記憶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孩子們穿梭于一個個展區之間,領略自然世界的奇妙與美麗。館內豐富多樣的展品、翔實生動的圖文資料,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協同發展的歷程。學院黨團骨干們帶領新望道小學師生漫步在綠樹成蔭的校園小道上,蔥郁的草坪間,生態科普牌如散落的星辰,訴說著植物配置中的環保智慧;波光粼粼的湖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雕塑與藍天白云相映成畫,讓“生態即生活”的理念在移步換景中深入人心。

此次“世界環境日”研學交流活動,不僅是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與新望道小學在教育資源共享、跨校合作育人方面的一次成功嘗試,也是深化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的有益探索。當歷史的厚重浸潤環保的輕盈,當校園的綠意滋養成長的根系,一場關于“文明傳承”與“生態守護”的教育敘事,正以溫潤而堅定的力量,在津沽大地上書寫著“立德樹人”的時代篇章。
照片由歷史文化學院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