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孫芳)5月6日上午,音樂與影視學院在立教樓B區314會議室舉辦“藝術悅覽講堂”第47講“新課標解讀與音樂課堂教學分析”專題講座。講座特邀東北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愛青擔任主講人。講座由音樂與影視學院院長楊愛君主持,音樂表演及音樂學(師范)相關專業師生聆聽講座。

尹愛青深入剖析了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修訂背景。她表示,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浪潮下,人才需求結構發生顯著轉變,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傳統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在理念與實踐層面,已難以滿足當下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呼聲中完成修訂,致力于為學生打造更具時代適應性、更具教育價值的藝術教育體系。
尹愛青認為,在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中,始終秉持三大核心原則。堅持目標導向,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根本,將這一育人目標細化到音樂教育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與評價體系中,確保音樂教育始終與國家人才培養戰略高度契合;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過往音樂教育中存在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不足等痛點,深入剖析問題根源,從課程標準層面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推動音樂教育精準“破題”;堅持創新導向,則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鼓勵將前沿教育理念、數字化技術融入音樂教學,探索跨學科融合、項目式學習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音樂教育的生機與活力。
尹愛青談道,新版課程標準呈現出諸多亮點。在課程目標上,著重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將“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育人目標細化到音樂教育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升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和創意實踐能力。課程內容更加注重多元性與綜合性,以核心素養為綱,打破學科界限,優化課程結構,融合多種藝術形式與文化元素,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同時,還應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習成就的具體表現。

此次講座為老師與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交流契機,對于準確把握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精髓、提升學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學院音樂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照片由音樂與影視學院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