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周二保)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歷史文化學院團委組成黨團骨干宣講團于4月3日—4月10日期間,以“國家安全教育”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思政宣講,活動覆蓋天津市西青區精武中學、為明學校、新望道小學等十所中小學。通過理論宣講、互動體驗與藝術演繹,為中小學生打造“聽得懂、看得見、記得住”的國家安全教育課堂,真正實現國家安全教育“始于心、踐于行、成于效”的育人閉環。


宣講團成員以“國家安全”為脈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們講述了“什么是國家安全”——每個安全領域都如同一幅拼圖,拼湊出“國家安全”的宏大圖景。宣講團成員借由光影技術帶領同學們一同回顧了“兩彈一星”元勛、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感人事跡,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始終屹立于歲月長河中,永不褪色。互動環節設計巧妙,寓教于樂,將抽象的概念化作了具象的認知。宣講團成員為同學們帶來了原創話劇《盛開在羅布泊》,這是一部致敬民族脊梁的歷史題材話劇,全劇以群像敘事,刻畫科學家們“勒緊腰帶”的堅守,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安全的長河,每一幕都叩擊人心。最后,宣講團成員帶領全體學生宣讀《青少年國家安全承諾書》,組織學生代表在承諾書上鄭重簽字。

一場場宣講,讓思政教育扎根現實、貫通心靈,國家安全不再是遙遠的命題,而是每個中國人血脈中涌動的守護力量。現場思政課教師反饋道:“這種‘高校策劃+中小學落地’的模式可以說是雙向賦能,既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專業認知,又為孩子們樹立了青春榜樣”。此次系列主題宣講,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將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與培養師范生“教育家”精神,提升師范生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的一次深度融合的創新性實踐。未來,歷史文化學院團委將持續深入探索,高標準落實學校第九次黨代會工作部署,提升黨團建設和思政育人工作整體水平,助推學校和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
照片由歷史文化學院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