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劉琳)“參加了地理文化節,聆聽了地理人的故事,這既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也是一次地理精神的發揚傳承。我被他們身上堅韌不拔的地理品格和成長故事深深打動,我會時刻以他們為榜樣,既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將地理精神不斷傳承,讓文化之美不斷浸潤。”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本科生劉宏軒說道。
近日,地理學部第七屆“領航地理人——講述身邊的故事”活動暨首屆地理文化節閉幕式在會議中心大報告廳舉辦。天津市第三中學黨委書記劉揚、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周濱,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黨委安全工作部、校團委、校友服務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以及地理學部200余名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首屆地理文化節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為契機,以“地承千古 理蘊萬世”為主題,將“五育融合”同發揚地理文化實踐相結合,積極拓展校企、校地交流合作,圍繞“學、研、賽、行”等方面開展了20余項特色活動,時間貫穿全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累計參加人數3000余人次,全面展現了學部師生的風采和強大的發展潛能,圓滿落下帷幕。
閉幕式上,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2009屆校友周濱在致辭中提到自己在師大的幾年求學時光中,既得到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更錘煉了永不言棄的堅韌性格,并寄語在座的地理學子能夠始終懷揣著對于山川湖海的向往,在錘煉專業本領,夯實學科根基的同時,也能主動擁抱業態升級,革新研究思維,拓展跨學科視野,解鎖無限可能。


地理學部黨委書記蘇睿先指出,在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背景下,地理文化節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順應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有關要求,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理念。我們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宣傳普及地理科學與資源環境的學科知識和文化成果,帶動身邊人更好地認識中國、讀懂中國。
領航地理人作為地理學部一年一度的特色品牌活動,從學部師生中深度挖掘有生命力的成長故事、著力選樹有引領力的優秀典型,全方位發揮榜樣引領和輻射作用。本屆“領航地理人”現場,1995屆校友、天津市第三中學黨委書記劉揚飽含深情地講述自己從一名普通學生成長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杰出的中學校長、書記的故事。攜學生縱橫經緯,憑熱忱播撒知識,繪浩瀚地理乾坤,在場師生無不為劉揚書記的教育家情懷所深深打動。


地理學部首屆博士生郝慧清分享了在師大六年碩博科研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思考與積累,到面對實際問題的挑戰,再到逐步完成研究,她用日復一日的鉆研和足夠豐富的成果,為冰川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國家獎學金獲得者謝子豪和張佳瑩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兩位優秀學子分別被推免至華中師范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將繼續在他們深愛的地理教育行業和行星遙感領域披荊斬棘,發光發熱。


天津師范大學第27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王彥文以全心全意為服務師生為宗旨,在擔任學部團委學生會辦公室負責人、主席團成員期間,協助學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50余場,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600小時。明年,王彥文將奔赴西部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鍛煉,用親身實踐去展示青年一代的使命擔當。

活動最后,地理學子獻上了精心編排的朗誦、樂器聯奏、民族舞蹈等節目,展示地理人特有的浪漫。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天津師范大學首屆地理文化節正式落下帷幕。

揚地理之博大,發時代之新聲。新時代新征程,地理學部將繼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穩學科發展脈搏,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賡續前行、創新發展,積極推進教育改革落地見效,努力為教育強國建設做出新貢獻。
照片由地理學部提供
編輯:張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