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通訊員 劉琳)2024年11月12日,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與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中學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舉行。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中學黨委書記孫鴻毅、校長姜海濤帶領師生150余人來我校參加共建活動。地理學部黨委書記蘇睿先、副書記劉亮、教學副院長胡蓓蓓、地理科學系副主任趙美風等教師代表參加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前,蘇睿先對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中學一行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地理學部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及近年來的教學科研發展總體情況。蘇睿先表示,學部將以此合作共建為契機,依托高校優勢資源,進一步助力中學教學科研一體化建設。希望雙方未來在師范生培養、科普宣傳、專家講座、招生宣傳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共謀發展新篇章。
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中學孫鴻毅對地理學部的熱情接待表示了感謝,對地理學部多年來輸送到該校的優秀畢業生表示認可,期待今后能借助地理學部的優秀師資、科普基地等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在學生素質教育、師資培養、課題申報等方面取得更多新的突破。
會上,地理學部教學副院長胡蓓蓓就組織專家講座、科普活動以及聯合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等工作與來訪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
雙方圍繞師范生培養、地理專題講座、師資培訓指導、科普基地共建等方面達成共識,形成合作框架協議。


簽約儀式同時,地理學部為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中學150余名同學精心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科普研學活動。
在“滄海桑田話天津”科普長廊,孟偉慶老師通過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組組詳實的數據,從地理學的視角,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地域演化歷史為脈絡,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天津城市聚落的演變歷程并領略到“地理者,空間之問題也,歷史及百科,莫不根此”的獨特專業魅力。

在時間廣場,梁玉斌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無人機的構造、工作原理、航行軌跡等知識,并在現場進行了模擬飛行。梁老師還結合自身科研成果詳細介紹了無人機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應用,讓同學們了解這項前沿科技,幫助他們建立對科技發展的正確認知,樹立科技報國的理想信念。

在氣象園,張寒老師為同學們逐一講解了雨量器、百葉箱、風速計等氣象儀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與高考地理試題相結合,耐心地為同學們解釋了如何通過風向標來判斷風向。同學們近距離觀察了各種氣象儀器,并與所學課本知識相結合,進一步培養了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在地質標本展室,同學們在王海濤老師的帶領下,探索了巖石礦物和古生物化石的奧秘,感受到地質變遷的魅力,探尋傾聽了遠古生命的訴說,逐步學會了如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外部環境變化。

此次系列科普活動旨在通過師生互動式講解與實地觀察,激發學生們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環境保護意識。來訪師生均表示受益匪淺,期待今后能再次來到天津師范大學深入學習交流。

照片由地理學部提供
編輯:張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