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影視學院消息(通訊員 吳珊)近日,音樂與影視學院藝術悅覽講堂第31講——《中國兒童電影藍皮書2023-2024年》系列專題講座第二講在會議中心中報告廳舉行。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會員、音樂與影視學院青年教師姜慶麗受邀擔任主講人。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師生代表200余人聆聽講座。

姜慶麗以《回顧與重思:新中國七十余年兒童電影的發(fā)展及演變》為題,重點介紹了《中國兒童電影藍皮書2023-2024年》,她表示該書遵循大事記的歷史書寫方式,注重創(chuàng)新性,重點梳理每一年度兒童電影的生產數(shù)量、故事題材、人物塑造、政府政策等信息,對1949年至2022年這一時期的兒童電影進行全景式回望,形成七十余年來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的觀照。此外,姜慶麗按照主流史分期法對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兒童電影展開了多方位講解,她認為,一是改革開放前兒童電影受主流思想影響,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多為小英雄及接班人等成長型的人物形象;二是改革開放以來,兒童電影在文化反思影響下,兒童被發(fā)現(xiàn),人性意識凸顯;三是新世紀以來,兒童電影開始進入市場,創(chuàng)作自負盈虧,電影的娛樂性傾向明顯。
此次講座通過回顧兒童電影的歷史,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兒童電影的發(fā)展面貌及演變,特別是兒童電影在社會變革和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通過介紹中國兒童電影的特色,增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激勵學生們探索和創(chuàng)造符合當代兒童觀眾訴求的新作品。
照片由音樂與影視學院提供
編輯:孟宏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