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院消息(通訊員高宇)2024年6月13日下午,新聞傳播學院邀請歷史文化學院退休教授李海濤舉辦《學習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到勞動中去》勞動教育講座。學院副院長胡振宇主持講座,2022級全體學生線上線下參加。

李海濤老師詳細講解了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理論知識、從認識到實踐的意義,并聯系自身的實踐經歷,分享其生活感悟,對學子做出了“到勞動中去”的未來展望。談及此次講座題目的選取,李海濤老師談道,得知講座的主題后《國際歌》第三段歌詞在他腦海中閃現,“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旋即讓他確定下講座的副題——到勞動中去。


李老師的講座圍繞“勞動”這一核心主題展開。首先,他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深刻剖析了勞動的內在價值與社會意義,為同學們構建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李老師通過引用馬克思的經典論述、毛澤東的《實踐論》以及陸游的詩歌,生動闡釋了從理論認知到實際行動跨越的重要性,強調了唯有親歷勞動,方能深刻理解其真諦。他生動講述了身邊勞動模范的故事,包括軍功章背后的榮耀、織補工人的情懷深厚、子承父業的圖書人堅守,在分享新聞傳播學院于全興教授感人至深的作品《母親》時,李老師情不自禁,眼中泛起淚光。最后,李老師進一步分享了自己的勞動體驗與感悟,特別提及家風的熏陶,父親的勤勞與誠信、母親的慈愛與勤儉,以及一把承載家族記憶的裁衣尺,這些細節生動展現了勞動之美,令大家動容。

李老師在講座中傾情教唱革命歌曲《軍民大生產》,“自己動手么嗬嗨,豐衣足食么嗬嗨,加緊生產(西里里里 擦啦啦啦 嗦啰啰啰太)為抗戰呀么嗬咳”。來自22新聞專業的學生許帆積極跟唱并高舉雙臂鼓掌。她說,“我深受感動。作為一名新聞學子,我應該在采訪等方面多加勞動,不怕吃苦,奮斗在新聞一線。”郭鈺欣在講座后深有感觸,“新聞人常被稱為‘時代的記錄者’,我們的筆端常常記錄著勞動者的辛勤付出和輝煌成就。這次勞動教育講座,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勞動的價值和意義,也為我未來的新聞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角。”
這場勞動教育專題講座不僅是對知識的一次傳授,更是一次情感與價值觀的共鳴。李海濤老師的講座以其深刻的理論解析、鮮活的事例分享,以及真摯的情感流露,成功搭建起一座連接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個人情感與社會責任的橋梁。學生們不僅學習到了勞動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更在心靈深處種下了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種子,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們對勞動價值的認同與尊重,為新時代青年的勞動觀念與實踐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照片由新聞傳播學院提供
編輯:卜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