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消息(通訊員 郝健強)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物理學本科生第一黨支部始終秉承科普思政育人理念培養黨員干事創業能力,不斷加強黨支部建設,教育引導黨員爭當先鋒、再立新功。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黨支部與大江路小學、南開中學、薊州區東施古鎮初級中學、西青區恒益隆庭社區開展了“大手牽小手,快樂科技行”科普實踐活動。全體黨員穿梭在場館、學校、社區之間,以“小老師”的身份進行了4站科普實踐活動,掀起中小學生物理科普學習熱潮,將科普思政打造成黨支部服務人民群眾的亮麗名片。
第一站:天津方特歡樂世界
黨員們走進場館,攜手大江路小學師生共同走進天津方特歡樂世界。通過體驗“東方神韻”、“魔法城堡”、“大鬧水晶宮”、“海盜船”、“旋轉木馬”等游樂設施,講解游樂項目背后蘊藏的物理原理,使黨員們挖掘出更多教學案例素材,引導小學生在游玩中領悟科技變遷,在快樂中發現科學就在身邊。


第二站:南開中學
黨員們走進南開中學,通過茹可夫斯基凳、角動量守恒轉臺等先進的實驗教學儀器為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帶來了一場熱烈的頭腦風暴,使中學生感受身邊科學之美。


第三站:薊州區東施古鎮初級中學
黨員們邀請薊州區東施古鎮初級中學師生走進師大校園,通過在紙電路上搭建燈箱系統,為孩子們埋下了一顆深入探究物理的種子,也讓他們更加深入了解師大的歷史沿革、校園文化,進一步開拓視野,激發學習熱情,助力鄉村振興。


第四站:西青區恒益隆庭社區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支部黨員走進西青區恒益隆庭社區帶領學生們開展了科學家精神宣講,一起重溫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感人故事。同時,還帶領社區小朋友進行了物理“動手做”活動,制作了“貪婪的錢匣子”,學習了平面鏡成像原理。黨支部黨員通過“進社區”進一步豐富了弘揚科學家精神和開展物理科普活動的平臺,引導中小學生心懷科學夢想,樹立創新志向,助力實現全域科普。


“大手牽小手,快樂科技行”主題實踐活動是物理學本科生第一黨支部為迎接全國科技周組織策劃的。活動旨在對標全國樣板黨支部以“請進來、進場館、進學校、進社區”的形式為天津市中小學生開展全方位科普志愿服務,為青少年種下科學的種子。今后,支部黨員們將繼續開展更多科普思政育人活動,走出課堂,開展多元化志愿服務活動,以扎實的科學素養和過硬的實踐本領,深入推進大中小科普教育思政一體化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作出新貢獻。
照片由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提供
編輯:卜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