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部消息(通訊員 巴增勝)“原來我們腳下的土地有這么多故事啊,那些巖石和土壤都經過了億萬年的變遷,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成為一名地質學家,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天津市第38屆科技周來臨之際,恰逢2024 綠創——京津冀大學生發現生態之美創新創意大賽“轉化生態之美”決賽,5月19日,京津冀部分高校師生代表來到天津師范大學地理學部觀看“滄海桑田話天津”科普展覽,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實踐活動。在師大教師的講解下,參加活動的學生們就其中的展板內容展開了熱烈交流,現場互動頻繁、氣氛活躍。

“滄海桑田話天津”科普展覽分為漫長的地殼演化和環境變遷、華北平原的形成和演變、五千年以來的退海之地、連續完整的地層系統、錯綜復雜的地質構造、坦蕩的地勢和多種地貌、豐富的地熱資源、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征、以潮土為主的土壤類型、扇形分布的海河水系、天津濕地的歷史演變、多種植被類型、天津市的野生動物、天津市的自然保護區、天津市生態川地一林帶等15個單元,50余塊展板。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一項項詳實的科學研究,隨著地質年代的畫卷依次展開,展示出天津這座歷史名城滄海桑田的變化。
參加活動的學生紛紛表示“今天的活動受益匪淺,展覽從地理學的視角,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天津地域演化歷史為脈絡,讓我們了解天津滄海桑田的巨大變遷及城市聚落紛繁復雜的演化歷程。今后我們要樹立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用專業知識、實際行動為守護美麗天津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滄海桑田話天津”科普展覽將于第38屆科技周活動期間(5月19日至6月1日)在天津師范大學圖書館展區免費開放,歡迎各單位集體預約參觀。
照片由地理學部提供
編輯: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