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部消息(通訊員 王霄楠)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兒童青少年處于心理健康快速發展時期,不斷強化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能力,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無疑有助于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提出的“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扎實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融入基層,近日,“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風雨同心”志愿服務團隊精心組織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黨支部、基礎心理學研究生黨支部、應用心理學研究生黨支部的師生黨員,開展了主題為“培養健全人格”。活動期間,師生黨員為光明小學百余名教師普及教師職業心理健康知識,面向學生家長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專題講座,組織400余名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團輔活動。

心理學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范曉銳和心理學部副部長李士一與學校領導圍繞如何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展開交流,表示今后將積極與王慶坨鎮教育系統合作,努力將王慶坨鎮中小學建設成為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科學研究與實踐基地,助力提升王慶坨鎮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學部郝嘉佳副教授為教師們進行了“教師職業心理健康與促進”的專題講座,深入剖析了教師職業心理健康的內涵與重要性,指出教師在工作中可能要面臨的各種心理壓力和挑戰。同時,還分享了一系列促進教師職業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如何有效管理情緒、緩解工作壓力、提升職業幸福感等。教師們紛紛表示,這次講座讓自己受益匪淺。今后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心理學部金花教授為光明小學學生家長開展心理健康科普講座。金花教授從家長們最關心的孩子學習問題入手,就如何與孩子進行更好的溝通、如何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等問題展開交流,同時,運用生活中鮮活的育人案例,積極緩解家長育兒壓力,傳授家長科學育兒之法,獲得了在場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同時,心理學部學生黨員分別前往三四五年級的九個班開展心理團體輔導活動。熱身活動“你屬于判斷型人群還是知覺型人群?”以幽默風趣的視頻導入,活躍了課堂氛圍,拉近了師生以及同學之間的距離。隨后的情景模擬“當判斷型人遇上知覺型人”更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兩種人群的不同特質。最后,志愿者們將SMART目標管理五大原則引入團體輔導活動,引導同學們接納自身的心理特質,將科學的目標管理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通過發揮自身強項來實現目標。


志愿服務團隊學生志愿者表示,志愿服務活動重在實踐,重在經常,重在創新。新時代青年應甘于奉獻,勇于實踐。在此次活動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實踐能力,也為校園心理健康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科普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從而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和心理狀態。
團隊負責人、天津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白學軍教授表示,作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心理學部“風雨同心”志愿服務團隊將持續發揚雷鋒精神,注重發揮專業優勢,不斷提高大中小學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這不僅是對雷鋒精神的有力傳承,也是新時代新青年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
接下來,心理學部黨委將繼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進校園”相關系列主題活動,不斷提高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心理學部師生將以“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致力于推動學校、家庭等各方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聯動施策、形成合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陽光、健康、快樂地成長!
照片由心理學部提供
編輯: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