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消息(通訊員 高健 郝慧清)日前,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邀請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李忠勤教授在明理樓學術報告廳舉辦學術報告。地理學部、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部分師生參加,常務副主任王義東主持報告會。


李忠勤以《西北干旱區冰川與水資源》為題進行報告。他從“山地冰川”運動和物質平衡的角度,解讀山地冰川變化的關鍵過程,分析冰川觀測的關鍵參數,強化觀測具體內容、技術手段以及觀測過程,講解了在大陸性和干旱區冰川學研究方面取得創新成果和研究影響。并以“新疆第三次野外科考”“新疆冰川編目2020”和“烏河上游冰川水文過程模擬”為例,介紹了山地冰川的近期研究熱點和前沿科學問題。最終模擬預估了西北干旱區冰川未來變化,以及冰川消融的四大機理和冰川未來變化的主控因素,分析闡述了干旱區冰川水資源未來變化的時空格局及其影響。
講座最后,李忠勤教授團隊和與會師生就機器學習在山地冰川領域的交叉融合工作做了深入交流,李忠勤教授現場為學生答疑解惑,他就塔里木河水資源研究、冰川區域降水過程分析、機器學習在冰川物質平衡模擬上的應用等問題為學生做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王義東主任鼓勵實驗室師生以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新技術在水資源領域的應用,努力成為能創新、勤思考、能真正解決學術瓶頸的科研人才。
現場師生紛紛表示,李忠勤教授此次來訪為他們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不僅拓寬了他們的學術視野,也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李忠勤教授長期從事冰川學研究,是世界冰川監測服務處(WGMS)中國通訊員,中國冰凍圈科學學會(籌)冰川專業委員會聯合主任,新疆天山冰川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學術站長。我曾參加了中國首次南極內陸冰蓋考察;兩次赴北極斯瓦爾巴島開展冰川學考察;多次組織對青藏高原、天山、阿爾泰山和祁連山冰川學的考察研究。在大陸性和干旱區冰川學研究方面取得創新成果。建立和完善了面向中國西部干旱地區的冰川監測網絡數據平臺,推動了地基激光掃描技術在冰川觀測中的應用,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山地冰川模擬預測模型。
照片由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提供
編輯: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