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消息(通訊員 李磊)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四個善作善成”,發揮專業特色及優勢,引導各民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近日,我校文學院星火燎原志愿服務隊的學生志愿者們走進和平區岳陽道小學,開展以少數民族文化為主題的課后服務。

小朋友們在志愿者的引領下,換上藏族傳統服裝“藏袍”及苗族傳統服裝“嘔欠”。藏袍色彩斑斕、圖案繁復,每一種圖案和顏色都有其獨特的含義;苗族服飾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花團錦簇、流光溢彩。在新奇的親身體驗中,小朋友們既學到了少數民族服飾知識,也切身感受到了少數民族文化的自然之美。此外,志愿者們還介紹了諸多滿族娛樂活動如跑滿城、嘎拉哈、裝拐、翻繩等,讓小朋友們了解不同少數民族傳統娛樂方式的同時,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學生志愿者張泰談道:“這次課后服務能夠讓學生們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
志愿者們在服務奉獻中感受了多樣民族文化的交匯融合,不斷厚植文化自信,自覺傳承中華文化。今后,文學院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引導更多文學院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青春之力助推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煥發時代光彩。
照片由文學院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