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于海濤)近日,由青海民族大學和中國心理學會認知神經科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參與協辦的高原腦科學與教育發展學術論壇在西寧召開。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白學軍帶領心理學部教師團隊參加并作主旨報告。學部三名教師分別完成三場專題論壇報告。

白學軍以“幸福人生的真諦--反敗為勝的心理學探索”為題作主旨報告,報告對科研團隊近年來圍繞“心理韌性”“抗逆力”“反敗為勝”關鍵詞開展的系列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與分享,緊緊圍繞當前社會心理層面的重要關切,獲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
在分論壇環節,心理學部副部長劉拓主持了“心理,教育與腦科學”專題論壇,學部三名教師分別就研究成果作了報告。張環作題為“Spontaneous Co-Monitoring Shapes the Neural Basis of Social False Memories”的報告,該成果系統性地拓展了以前的研究,不僅驗證了在社會化DRM范式中的社會性錯誤記憶現象,還首次比較了編碼時的不同感覺通道對社會性錯誤記憶的影響。
劉芳作題為“情緒動機維度的神經機制:從注意范圍到選擇性注意的多模態研究”的報告,該研究通過整合神經電生理(ERP、時頻分析)、眼動追蹤與行為實驗等多模態技術,系統探討了情緒動機維度對注意范圍及選擇性注意的層級化影響。
霍珍珍作題為“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s of high and low procrastinators in task evaluation:An EEG study”的報告,該研究聚焦最新的拖延的時間決策模型,通過收集高低拖延者真實的任務作為刺激材料,探索兩者在任務評估中的神經機制,從神經層面證明了拖延的時間決策模型的正確性。
在本次學術論壇上,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師團隊憑借扎實的科研功底和飽滿的學術熱情,充分展現了學部在腦科學與教育領域的研究實力。未來,學部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青海民族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深化合作,持續產出高水平科學研究成果,推動“腦科學+教育研究”的發展。
照片由心理學部提供
編輯: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