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于海濤)9月27日,第三期“腦智發育親子研學營”活動在我校京津冀心理服務與社會治理中心舉行。和平區西康路小學校長單麗、副校長孔飛帶領該校20余組家庭,走進心理學部,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活動由心理學部副部長李士一主持。他首先代表學部對西康路小學師生和家長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著重強調了腦發育研究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孩子腦智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活動中,本科生志愿者劉金子帶來一場妙趣橫生的“視覺秀”。通過一系列巧妙的視錯覺圖片,讓家長和孩子們領略到了“眼見未必為實”的道理,激發了他們探索腦科學奧秘的濃厚興趣。

隨后,十余名研究生志愿者引導孩子們開展沙盤互動、VR探秘、“我畫我心”等活動。沙盤互動環節,孩子們通過構建自己的沙盤世界,在方寸之間展現內心豐富的情感與想象,讓內心的世界得到了充分展現和釋放。在VR探秘環節,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孩子們仿佛身臨其境,親身感受大腦的神奇運作。佩戴上VR眼鏡后,實驗室內隨即響起了陣陣驚嘆聲。志愿者在一旁細心觀察孩子們的反應,適時講解VR場景中的科學知識。在“我畫我心”環節,志愿者通過有趣的案例和生活經驗,幫助小朋友理解不同腦區的功能。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出心中對大腦的認知和理解,每一幅畫作都充滿了童真與創意。



郝嘉佳副教授為家長們精心準備了“腦科學助力兒童成長”主題講座。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幫助家長了解大腦、保護大腦、激發大腦潛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郝老師還針對部分已完成項目測試的孩子,詳細解讀了項目組提供的發育報告,給出了個性化建議,幫助家長指導孩子進一步發揮優勢,培養良好習慣。

單麗在總結發言中談道,此次活動既為學生搭建了親近科學的平臺,也為家長提供了專業育兒支持,切實以腦科學力量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未來將繼續與心理學部密切合作,共建一體化科研實踐基地,為家校協同育人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本次研學營是心理學部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課題的部分內容。該項目計劃在三年內完成對千余名天津地區6-7歲兒童相關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追蹤,以揭示兒童腦智發育的奧秘,助力學生健康用腦、全面發展。

心理學部將持續為參與該項目的孩子們提供系列研學活動。目前,“中國學齡兒童腦智發育隊列項目”仍在招募6-7歲的小朋友,有意愿參與的孩子家長,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咨詢預約。
照片由心理學部提供
編輯: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