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韓笑旭)為貫徹落實學校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推動跨學科融合創新,近日,我校舉辦第九場學科交叉論壇,邀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潤森來校作學術報告。本次論壇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與交叉科學研究院聯合承辦。報告會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白學軍與陳潤森研究員進行了會談。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趙子平主持報告會,學院黨委書記劉鋒、副院長朱遠平出席,心理學部、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9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陳潤森以《青少年自傷與自殺行為的預防干預研究》為題,系統介紹了其在“篩查—評估—監測—干預”閉環管理中的創新研究成果。報告重點闡釋了基于二級篩查機制的風險識別體系、融合可穿戴設備與人工智能的動態預測模型、以“內感受”為靶點的學校預防課程開發,以及家校協同的“守門人”培訓本土化實踐,充分展示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心理學交叉融合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前沿探索與應用潛力。
在交流環節,與會師生圍繞AI預測模型與校園心理健康工作體系的對接、家校協同干預實施方案等實際問題,與陳潤森進行了深入探討。陳潤森結合團隊在多地學校的試點經驗,分享了從技術研發到場景應用的實施路徑,強調了“科學性與可行性并重”的實施理念。
本次論壇不僅為我校師生搭建了高層次的學術對話平臺,也進一步拓展了心理健康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的研究視野,為相關學科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動能。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將繼續引進國內外頂尖學術資源,推動科研創新與育人質量協同提升,為學校學科發展貢獻力量。

陳潤森,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掛職),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博士,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海外)項目資助。研究方向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情緒障礙與自傷自殺行為的流行病學、神經生物學機制,預防與干預研究。主持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研究課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Lancet Public Health、JAMA Network Open等國際頂尖期刊。主編《校園心理危機守門人手冊》,擔任BMC Medicine、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等期刊編委。
照片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提供
編輯: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