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陳潔)10月30日下午,地理學部舉辦學術論文寫作指導專題報告會。本次活動特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期刊中心常務副主任何書金研究員、《地理學報(英文版)》專職副主編趙歆編審、《地理科學進展》編輯部主任兼專職副主編王群英副編審、《地理研究》編輯部主任段宗奇高級工程師等專家蒞臨分享,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系主任王淑芳教授主持報告會,地理學部相關領導及50余名師生現場參會。

何書金研究員以“中國地理資源刊群創新發展與服務國家戰略”為題進行解讀。他分享了世界一流期刊建設的背景與趨勢,隨后剖析了地理資源期刊集群平臺的發展特征——以《地理學報》為龍頭形成規模效應,構建特色鮮明的地理資源期刊方陣,融入AI輔助審稿、智能排版等前沿技術,學術影響力持續領跑。最后,他介紹了《地理學報》的悠久辦刊歷史,其載文覆蓋自然與人文地理領域,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中發揮著引領作用。

趙歆編審帶來“《地理學報(英文版)》簡介與投稿規范”主題報告。她從刊物定位、常見差錯、規范表述、投稿要求四個維度,細致拆解了學術論文中的典型錯誤類型,系統講解了論文的規范文法、表述邏輯以及投稿全流程注意事項,為師生提供了極具實操性的指導。

王群英副編審以“學術論文寫作與投稿——以《地理科學進展》為例”展開分享。她介紹了《地理科學進展》的辦刊特色與刊發方向,明確了學術論文撰寫的核心要求,即數據需兼具可信度與科學性,研究結果需進行深度剖析與解讀。她特別提醒,投稿前應通過網絡等渠道充分了解期刊刊發格式,逐字逐句推敲論文細節,確保符合期刊要求。

段宗奇高級工程師聚焦“學術論文寫作注意事項與規范”,在介紹《地理研究》基本情況后,重點梳理了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與規避方法。他強調,一篇高水平學術論文需具備清晰的層次感、嚴密的縝密性、扎實的學理性與嚴謹的邏輯性,需圍繞核心研究問題展開系統論證,確保研究結論的說服力。
本次報告會內容翔實、干貨滿滿,讓與會師生對《地理學報》(中、英文版)《地理科學進展》《地理研究》的發展脈絡、辦刊理念及投稿規范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專家們對高水平論文寫作范式的生動解讀,不僅深化了師生對期刊投稿要點的理解,更拓寬了學術視野,強化了“學術誠信是科研生命線”的底線思維,讓在場師生均感收獲頗豐。

報告結束后,師生們圍繞地圖審稿標準、期刊發表流程、錄用評估維度等問題,與編輯專家們展開熱烈互動。王淑芳、劉小康、于晴晴、魏竹青等師生代表還分享了近期學術成果,獲得了專家們的專業點評與針對性改進建議。整場報告會在深入交流、互學互鑒的熱烈氛圍中圓滿落幕。
《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三本期刊均是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地理學學術權威期刊,均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收錄。其中,《地理學報》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中文領軍期刊,并在我校被認定為學科A級期刊。
照片由地理學部提供
編輯:張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