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李倩 王雁)2025年11月9日下午,第三屆京津冀基礎教育論壇暨第五屆天津·長江教育論壇平行分論壇三在天津師范大學會議中心多功能廳召開。論壇由學校教務處承辦,以“數智時代‘三校一院’協同培養創新型教師”為主題,匯聚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天津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以及多所中小學、職業院校的專家學者與一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教師教育在數智融合背景下的協同路徑與機制創新。

論壇專家報告環節由天津大學研究生培養辦公室主任關靜主持。清華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李鋒亮以“清華大學國優計劃實施成效”為題,分享了高水平大學參與教師教育的實踐成果;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原所長馬開劍圍繞“概念祛魅與創新型教師”展開深度解讀,從理論層面厘清了創新型教師的素養結構與成長邏輯。

市教委教師工作處副處長鞠知達主持簽約與授牌環節,天津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與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三校一院”在跨校合作、協同育人方面邁出關鍵一步。同時,天津市首批6所“三校一院”教師教育創新機制改革聯合實踐基地正式授牌,覆蓋中小學、職業院校等多類型教育單位,為師范生實踐能力的多元培養提供了堅實平臺。


教務處處長豐向日主持交流研討環節。多位發言人圍繞“三校一院”協同育人實踐展開深入對話。關靜系統介紹了“國優計劃”的探索經驗;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薛棟闡述了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的跨學科培養路徑;天津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張寶菊分享了人工智能師范專業“鑄‘三魂’之師,育‘雙棲’之才”的育人新范式;天津市漢陽道中學校長姜波聚焦“數智賦能、校本深耕”,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實踐;天津市勞動保障技師學院教務科主任劉薇則圍繞“共育‘工匠之師’”提出職教師資融合培養的新思路。
馬開劍在點評中指出,“三校一院”改革正從理念架構逐步走向機制落地,論壇交流充分且富有見地,希望各單位深入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新范式,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天津樣本”,為全國教師教育體系創新提供重要參考。
本次論壇不僅是一次“三校一院”協同育人的充分交流,更是推動教師培養向高質量、融合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平臺。學校將進一步發揮教師教育優勢特色,深化協同機制,為培養適應數智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持續貢獻智慧與力量。
照片由教務處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