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_超清在线视频播放

科研進展

首頁 > 科研進展 > 正文
天津市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鄒紅艷副研究員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發文


 天津市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鄒紅艷副研究員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發表論文“Continuing large-scale global trade and illegal trade of highly hazardous chemicals”,該論文全面揭示了全球范圍內多種危險化學品貿易大規模盛行,非法貿易仍層出不窮。

《鹿特丹公約》是規范全球危險化學品越境轉移的關鍵條約之一,它為各國更好地處理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的國際貿易提供了具體框架。迄今為止,關于《公約》有效性的研究十分缺乏。本研究建立了一種新的數據處理流程,以此分析了聯合國商品貿易委員會數據庫中的79194份貿易記錄,全面解決了數據庫中的數據質量問題。研究發現,在2004年至2019年期間,被列入公約下危險化學品的交易量至少為6450萬噸,并且非法貿易現象十分普遍,達到了至少25324項貿易記錄和2570萬噸的貿易量。其中,亞洲是多種高危農藥等高危化學品的主要進口地區,而美國、中東、西歐為主要的出口國家和地區。雖然對于70%以上公約所列化學品,《公約》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些傳統危化品如有機鉛、青石棉的大規模交易仍在繼續。為改善高危化學品在全球的持續貿易,需要全球范圍內協同努力,重視非法貿易問題,并加快候選化學品如溫石棉列入《公約》的步伐。

天津市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鄒紅艷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王湛筠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天津師范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906118)及瑞士創新計劃(ZeroPM)、日內瓦GSPI項目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3-0115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