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白學軍教授、孫世南博士(共同通訊作者)和博士生馮萌萌(第一作者)共同撰寫的論文《何為成功之母?絕對和相對反饋情境下失敗和成功次數對耐挫的影響》在《心理學報》2025年第57卷第2期發表。該文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ZDA079)的資助。
耐挫是人的核心素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當前我們正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廣大青年尤應錘煉堅忍不拔的精神,培養強大的耐挫能力。學業挫折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考驗,為什么有些人遭遇失敗或挫折后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卻能奮進前行?“勝利者效應”認為,先前的成功經歷有助于個體戰勝失敗,持續追求成功。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四項實驗,探討絕對和相對結果反饋如何調節失敗和成功次數對耐挫表現的影響。研究發現,(1)絕對結果反饋情境下:個體經歷低水平失敗后,不論何種難度任務,5次成功的耐挫表現高于1次成功。經歷高水平失敗后,相同難度任務下,5次成功的耐挫表現高于1次成功;不同難度任務下,5次和1次成功的耐挫表現無差異。(2)相對結果反饋情境下:個體經歷高水平失敗后,不論何種難度任務,5次成功的耐挫表現高于1次成功。經歷低水平失敗后,相同難度任務下,5次和1次成功的耐挫表現無差異;不同難度任務下,5次成功的耐挫表現高于1次成功。本研究結果支持“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觀點,同時為教育實踐提供參考,表明合理的成功反饋有助于培養學生耐挫的能力,以更從容地面對未來挑戰。
文章鏈接: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10.3724/SP.J.1041.2025.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