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科學研究院王曰芬教授團隊在Scientometrics上發表題為“Studying the linkage patterns and incremental evolution of domain knowledge structure: a perspective of structure deconstruction”的學術論文。
隨著前沿科學的快速發展,如何把握領域知識結構演化過程成為一項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網絡分析視角下,若將領域知識結構中的每一個知識單元視作一個節點,那么知識結構就可以表征為由多個節點相互鏈接而成的網狀結構。既有研究基于大量科技信息,從宏觀拓撲結構揭示領域知識的發展過程,發現研究熱點和研究趨勢。然而,微觀層面節點屬性及其內在鏈接模式的增量演化趨勢卻受到較少關注。鑒于可分解結構在塑造知識結構中的關鍵作用,追蹤可分解結構內的知識鏈接模式有可能為領域知識結構鏈接模式提供重要、獨特的見解。為此,項目組基于結構解構視角提出一個新穎的研究框架,該框架超越了宏觀拓撲結構和“純結構”模體范疇,整合了增量網絡、子圖枚舉和知識組合等概念和方法。一方面,節點屬性被應用于分析知識鏈接模式和知識組合的增量演化。另一方面,借助增量網絡方法,特定類型的子圖被解構以識別潛在的知識組合。實證結果表明,所提框架適用于揭示知識鏈接潛在模式及其演化趨勢。其中,知識鏈接模式主要遵循混合策略(高影響力的知識單元更有可能與中/低影響力的知識單元建立聯系)。

大數據科學研究院王曰芬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王曰芬教授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王琦為第一作者。該研究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6ZDA224)和江蘇省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項目(KYCX22_0552)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92-024-05059-3